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德国"
645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视图:
排序:
德国养老护理职业教育的特点与中国本土化策略
收藏 引用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2年 第4期 145-146,F0003页
作者:泮昱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321000 
通过研究德国双元制养老护理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提出我国护理职业教育体系的本土化策略:倡导积极老化;将养老护理模块融入护士资格考试和护理实践中;规范养老护士培养方案,增加老人社会生活的内容设计;尝试养老护士多途径培养;避免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06年上海高校研究生教育德国培训团考察报告
收藏 引用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 第1期22卷 78-83页
作者:孙崇文上海市教科院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200032 
德国有着悠久的高等教育办学历史,且独树一帜,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曾产生过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以提升其在国际范围内的竞争力和声誉度为目标,以推进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为手段,以科学专业建设为重点,而以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向贯通 交叉结合 趋同融合——德国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融通的三种模式
收藏 引用
《中国高教研究》2022年 第2期 76-82页
作者:孙进 郭荣梅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100875 
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融通是指两个教育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转换和衔接的通道,或它们在课程、教学和资格证书等教育要素上得到结合或融合。德国曾长期存在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相隔离的问题,但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已探索出三种主要的融通模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与德国文学思想的现代走向
收藏 引用
《华中学术》2009年 第1期 70-86页
作者:张玉能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思想,不仅开辟了世界和德国无产阶级文学思想的新天地,而且在社会历史的层面为19—20世纪之交德国文学思想走向现代打开了新局面。具体说来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思想把19—20世纪之交的德国文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实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科学系统地应对人口危机:德国人口发展问题、挑战与教育政策回应
收藏 引用
《比较教育研究》2023年 第11期45卷 14-23页
作者:孙进 付惠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100875 
自两德统一以来,德国面临的人口发展问题主要是持续性的出生人口赤字,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和移民人口比例偏高,这给德国带来了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加重和移民社会融入等挑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德国在教育领域采取的政策包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近年来德国难民题材电影的特征与发展趋势概览
收藏 引用
《传媒论坛》2021年 第11期4卷 114-116页
作者:徐辰晨 胡菲儿 李梓萌 次晓芳华东理工大学上海201499 
近年来难民问题是德国社会的一大热点话题,被反复争论且仍待解决。在此社会背景下德国电影界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涌现出一批题材形式多样的难民题材作品。本文将围绕德国难民电影中展现的矛盾冲突与人文关怀,梳理近年来德国难民题材电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米卡芬净与脂质体两性霉素B在德国治疗念珠菌血症和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物经济学》2009年 第3期4卷 69-82页
作者:O A Cornely M Sidhu I Odeyemi A K van Engen J M van der Waal O Schoeman 杨莉 
目的:旨在探索米卡芬净(MICA)治疗侵袭性念珠菌病和念珠菌血症(系统性念珠菌感染)的经济学影响,比较米卡芬净与脂质体两性霉素B(L-AMB)的成本-效果。研究设计和方法:本研究的模型是基于对米卡芬净和两性霉素B进行比较的一项Ⅲ期、随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德国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政策与实践
收藏 引用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年 第11期28卷 21-29页
作者:孙进 曾怡婧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100875 
为满足“工业4.0”等数字化发展的需求,德国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完成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在这些政策的扶持下,职业学校、企业等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数字化转型,合作探索出一些富有创新性的数字化实践模式。文章对德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德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分类与办学定位
收藏 引用
《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 第1期 61-67页
作者:孙进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北京100875 
德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分为四类:综合性大学及与其同等级的高校、应用科学大学、高等艺术与音乐学院、职业学院。它们在培养目标、办学层次、专业设置、教学、科研、师资、招生等方面均有明确的区分,具有不同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并以此为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差异的目光:18世纪德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园林书写
收藏 引用
《今古文创》2022年 第47期 22-24页
作者:吴悦茜 芮舒扬 陈燕苏州市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5000 
中国园林是德国了解中国的一部分,18世纪“中国风”在欧洲的盛行,中国的园林艺术也受到了德国文学家的关注,但中国园林形象在18世纪德国文学中褒贬不一,本文将再现18世纪德国文学家维兰德、翁策尔、默泽尔和歌德笔下的中国园林形象,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