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基金项目"
6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一种磁耦合多频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5年 第2期44卷 24-30页
作者:胡波 王汉卿 李江南 李锐华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1804 
为了适应多频多负载无线供电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单发射双接收磁耦合多频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方案。首先,基于互感理论和耦合模理论,建立了单发射双接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等效电路模型;其次,通过分析脉宽调制对系统无线电能传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能量路由器的“源-网-荷”一体化运行模拟实验平台设计
收藏 引用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5年 第2期42卷 130-137页
作者:胡波 王汉卿 季韵秋 李锐华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1804 
能源结构转型对电力系统用能方式和用电负荷产生重要影响。为了将用户侧用电需求自适应接入配电网、分布式发电系统,实现“源-网-荷”互联,均衡地域间能源供需差异,该文面向低压配电网互联应用,设计了多端口能量路由器的拓扑结构和功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机器人虚实结合轨迹优化实验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5年 第1期44卷 106-111页
作者:杨勇 胡家康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成都610039 
为满足新质生产力对机器人领域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考虑现有机器人轨迹规划实验教学中学生理解不透彻、规划算法效率低下等问题,设计了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的3-5-3多项式规划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方法。构建包含运动学建模、轨迹规划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OBE-CDIO理念下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智能管控实训项目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5年 第1期44卷 196-201,208页
作者:吴肖龙 胡建功 曹晔 万晓凤 曾明如 李曦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南昌330031 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武汉430074 
采用成果导向教育(OBE)和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CDIO)理念,通过能力导向反向驱动思路设计教学项目,构建了面向自动化本科专业学生的毕业能力分解模型。提出了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RSOC)智能管控实训项目的教学过程框架,采用“实物联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沥青基纤维复合材料界面变温微力学实验平台设计
收藏 引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5年 第3期44卷 57-60页
作者:娄可可 贾思林 康爱红 吴正光 张垚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为了探究不同条件下纤维与沥青基材料界面传荷行为,设计了沥青基纤维复合材料界面变温微力学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由微拉伸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控温系统和显微系统组成,能结合道路实际服役条件,开展不同温度下纤维-沥青胶浆界面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Sobol参数敏感性分析法的馈能减振座椅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5年 第1期44卷 5-10,43页
作者:关栋 李梦祥 吴倩雯 张纯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扬州225127 
为了优化馈能减振座椅性能,基于Sobol参数敏感性分析法,探讨馈能减振座椅参数敏感性。馈能减振座椅参数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电动机外阻和座椅初始夹角是影响座椅性能的关键参数。样机测试结果验证了电动机外阻对座椅性能的影响规律。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轮式格斗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现代电子技术》2025年 第2期48卷 124-130页
作者:李辉 曹月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00 
面向本科机器人方向实践教学,设计一款轮式格斗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实现自主登台、自动巡航、自主视觉寻敌攻击、落台后重新登台等功能。首先,进行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通过合理的机械结构设计以及合理的传感器安装布置,可以有效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EAST与SVTR的芯片表面字符识别方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25年 第1期46卷 166-173页
作者:阮红进 刘强 姚子锴 谢谦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广东深圳518107 中山大学-广汽研究院智慧交通与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06 广东玛西尔电动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肇庆523268 
为提高芯片表面字符识别的实时性和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EAST与SVTR的字符识别算法。针对EAST文本检测算法,将主干特征提取网络替换为轻量化的深度神经网络FasterNet-T0,减少网络的计算量;添加通道注意力机制自适应学习不同通道的权重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接尘工人粉尘暴露特征的虚拟实验设计与研究
收藏 引用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5年 第2期42卷 119-124页
作者:耿凡 黄若溪 何新建 安家俊 远士龙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中国矿业大学孙越崎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随着“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的逐渐深入,个体防护作为防止粉尘进入人体、保障人身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能源动力、安全工程、医药卫生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个体防护效果与接尘工人的粉尘暴露特征密切相关,但开展接尘工人粉尘暴露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液滴撞击加热壁面的实验平台设计与教学应用
收藏 引用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5年 第1期42卷 238-245页
作者:李聪 王佳利 王志敏 李源慧 陶振翔 吴建松 杨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北京化工大学宏德书院北京100029 
液滴撞击加热表面现象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涉及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和流体力学等多学科交叉知识。该研究构建了液滴撞击加热表面实验平台,分析了不同撞击高度和表面温度下的液滴模式及动力学特征参数。此外,基于八个方面的考虑制定并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