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教育部人文社会一般项目成果"
1,53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示能”(Affordance)概念的演化——诺曼设计心理学理论中的Affordance词用考析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4年 第1期 39-45页
作者:占炜 宋武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具有实用主义特质的设计心理学与强调个体生命性的生态心理学在“知觉—行动”的发生机制问题上有着根本分歧,因此,诺曼在设计领域使用吉布森所创的Affordance概念时无法完全遵照原意,而是突出追求“确定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法理路,A...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工智能艺术的实践——基于《未知时空的光泽》的创作思考
收藏 引用
《美术》2024年 第6期 48-50页
作者:郑达 文敏婕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本文深入剖析《未知时空的光泽》如何从“现代折纸”到“数据化的实体交互”再到“智能化的创作系统”的转变。经过对作品的“过程性”“可计算性”和“系统性”特性的实践分析,得出该作品是对人工智能艺术实践反思与增补的结论。并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数据驱动的运动服饰感性设计系统研究
收藏 引用
《装饰》2024年 第5期 24-28页
作者:沈雷 闵雪 楼之源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戴森设计学院 
在运动服装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掌握产品的预期情感评价对于最大限度地降低开发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大数据驱动在设计方法创新中面临新的机会。本文提出了个从网络数据中提取运动针织服装设计及评价信息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佛道交涉背景下的引路菩萨图像研究--以幡为中心
收藏 引用
《宗教学研究》2024年 第1期 109-117页
作者:赵雅辞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幡是引路菩萨重要的图像学特征。将幡用于丧葬仪式中的引魂幡,本是中土的传统。东晋以来,幡成为佛道二教重要法器,道教灵宝派受佛教大乘思想之影响,将幡用于引度亡魂。唐代起,佛教引路菩萨始将幡用于引魂。因此,引魂幡是佛道交涉之产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文化类节目主持艺术的范式演进、价值意蕴与理念创新
收藏 引用
《中国电视》2024年 第3期 28-33页
作者:王秋硕 吴沛桐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 
近年来,文化类节目主持艺术在呈现范式上经历了从串联收藏鉴定类节目流程到介入知识竞技类节目叙事,再到锚定情境演绎类节目内核的演进过程;在创作特征上沉淀着营造审美愉悦、丰盈知识传播、形塑媒介仪式等价值意蕴;在传播理念上亟待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AIGC赋能下电影数字化创新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电影文学》2024年 第9期 22-26页
作者:沈洁 刘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上海松江201600 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上海闵行201100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研究院上海杨浦200092 上海市虚拟环境下的文艺创作重点实验室上海闵行201100 
当下,随着算力与算法的突破性发展,以AIGC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应用领域迅速扩张,也为电影行业带来无限可能性。AIGC文本生成、影像生成横向赋能电影全产业链,助推了电影数字创作范式的历史性转向。机器的效率与易用性使得艺术创作门槛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成问题的问题》的多重意蕴空间--兼论抗战文艺的“情”“理”之辩
收藏 引用
《学术月刊》2024年 第2期56卷 166-174页
作者:凤媛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200241 
《不成问题的问题》是老舍对抗战大局和抗战文艺综合而深入思考的种集中体现。它既是老舍反思抗战文艺重宣传、轻艺术的种转向,也是他深受抗战时局之刺激和抗战建国理想的感召,思考抗战文艺如何更好地反映现实,进而为新中国的未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先秦诸子论“听”及其关联性思维的美学意义
收藏 引用
《音乐研究》2024年 第3期 141-150页
作者:蒋晶中山大学艺术学院 
在中国文化里,“听”不仅与“乐”相关,且始终与思想、道德、政治、伦理、情感、审美等密切联系,这种关联式的听觉文化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思维特点。先秦时期产生了许多关于“听”的元范畴,如不听、独听、同听、听心、听气等,以至于可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俄罗斯第音乐先锋派创作技法的先锋性
收藏 引用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4年 第1期 113-125页
作者:彭程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艺术研究院上海200031 
俄罗斯第音乐先锋派作为20世纪初欧洲音乐创作技法革新的“领跑者”,它的形成源于对自由音乐的追求、对新规则的探索,以及先锋思想与社会主义群众音乐的结合。卢里耶、罗斯拉韦茨、韦什涅格拉茨基、莫索洛夫、阿夫拉阿莫夫等音乐家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共享调节中的群体情感感知工具开发与应用——基于大语言模型技术框架
收藏 引用
《远程教育杂志》2024年 第3期42卷 79-92页
作者:陈佳雯 褚乐阳 潘香霖 陈向东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200062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上海201815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SCL的协作群体对于情感的感知有助于学习者了解自身情感倾向和团队的协作氛围,从而及时地调节个人和集体的情绪状态、协作行为、目标和动机。基于共享调节的理论视角,将情感感知融入CSCL的整个过程,设计、开发相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