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真的“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吗——关于当前文艺领域语—图之争的思考
收藏 引用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1年 第5期32卷 161-164页
作者:董希文鲁东大学文学院山东烟台264025 
面对当前文艺领域出现的语—图之争,我们需要冷静的思考。从理论上讲,文字的实指性决定了在表现同题材时语言艺术相较图像艺术具有强势地位,但消费语境强有力的冲击又使得实践并非如此,图像艺术顺势而上。近期,图像艺术仍将强势发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阿Q与桑丘形象内涵的比照与剖析——兼论比较文学批评的个视点
收藏 引用
《中国比较文学》2011年 第1期 123-132页
作者:刘建军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鲁迅《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形象体现了作家对当时农民特点、时代氛围和农民历史命运的深度认识,它与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主人公的形象塑造,都揭示了写作者对不同阶层间特定关系的独特艺术把握。本文拟通过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英国脱欧公投和哈贝马斯民主理论的疑难
收藏 引用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 第4期47卷 117-129页
作者:文长春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英国脱欧公投是个影响深远的"总体历史"事件。它表明,民主与资本主义之间无法达成和解,自由主义民主无法化解资本主义的现代性危机。当检视这事件时,作为欧洲体化理论倡导者哈贝马斯的民主理论"赫然在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化的交融与分流——浅论《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的全面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红楼梦学刊》2009年 第1期 60-74页
作者:顾鸣塘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200234 
本文提出了将《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在社会背景、作者家世生平、历史渊源、创作素材、思想艺术、文艺学、版本学以及流传与影响诸方面进行全面比较研究的理由和设想,并认为"文化的交融与分流"是此项研究的指导思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动画片《夏目友人帐》的“治愈”功能
收藏 引用
《青年记者》2014年 第01Z期 84-85页
作者:李静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治愈系动漫"是指当代日本动漫格局中那些剧情温暖、格调清新、画风独特、节奏舒缓的作品。此类动漫能够治愈人们心灵的创伤,修复感情上的缺陷,可称得上是"低碳艺术"。①《夏目友人帐》是由著名动漫艺术家绿川幸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展览”到“参与”:艺术价值在当代的再转换
收藏 引用
《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 第6期 114-119页
作者:李红春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随着社会文化形态的后现代转型,艺术价值在当代又表现出从"展览价值"向"参与价值"转变的新动向。在这种转向中,艺术作品不再局限于符号层面,而是在更为基础的物质、技术层面吁请受众参与,展开互动;艺术不再是静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字艺术生产德性失范与对策研究
收藏 引用
《青年记者》2013年 第07Z期 4-5页
作者:胥烁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数字艺术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由数字艺术引发的社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度让我们引以为傲的艺术形态。德性的本质是利他行动,对于数字艺术生产来说,它的德性是指生产者通过数字艺术生产活动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字艺术消费德性建构探析
收藏 引用
《青年记者》2013年 第08Z期 86-87页
作者:杨炜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艺术依托数字技术衍生出了种新兴的艺术样式——数字艺术。相对于"原子艺术消费矛盾中消费主体的消极性、被动性、单向度性和少数精英所表现的主导性、政治性、强制性和理性化",①数字艺术消费德性应该如何建构?"德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互动型低碳数字艺术文本建构策略
收藏 引用
《青年记者》2013年 第20期 72-73页
作者:苏月奂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当下,数字艺术已经占据大众艺术消费的主流,其中,与接受者关系最密切、最能让他们如痴如醉的是如网游、QQ、微博、论坛、网络小说这类具有互动机制的文本,我们将其称为"互动型数字艺术文本"。①与数字电影、电视剧这类单向度传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妈祖文化视域下的表情符号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包装工程》2021年 第22期42卷 280-284页
作者:姚桂丹 宋武华侨大学厦门361021 
目的基于妈祖文化的视角,探究妈祖文化与表情符号设计融合的可能性,打造表情文化产业链,为表情符号的设计开发提供更多的机遇,推动了妈祖文化的对外传播。方法以妈祖文化为切入点,分析表情符号设计与妈祖文化跨界融合发展的优势。同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