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
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非物质文遗产文基因的结构特征和保护利用
收藏 引用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 第2期51卷 114-123页
作者:黄永林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 
本文在阐释文基因特性和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非物质文遗产文基因“物质”与“精神”结合、“时间”与“空间”同构、“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基本特征,探讨了非物质文遗产文基因作为重要文资源,在当代如何予以保护和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曲类非遗传承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未来走向
收藏 引用
《理论月刊》2022年 第3期 79-85页
作者:纪明明许昌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中国戏曲发展存在创作环节“写不好”、市场环节“演不火”和传承环节“传不下”三重困境,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依靠外变量持续向好,而应该通过内的创新和聚变来破解困局。创作优质内容的作品,让戏曲有“新曲”可唱;通过帕累托优,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非物质文遗产资源在文产业中的创造性转和创新性发展
收藏 引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 第3期57卷 72-80页
作者:黄永林 纪明明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 
非物质文遗产资源在文产业中的创造性转和创新性发展,是指充分挖掘非物质文遗产资源潜在的社会和经济价值,通过创造、创意和创新性转,促进文产业发展。其主要途径包括:首先,要积极利用非物质文遗产生产性保护项目的资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强国战略背景下的中国文遗产保护与利用
收藏 引用
《理论月刊》2022年 第3期 68-78页
作者:黄永林 李媛媛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文强国战略的实施,文遗产的保护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遗产的功能随国家政治经济文的发展而演进,中国在文遗产保护利用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使之成为增强文认同,铸牢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字产业发展的多维关系与时代特征
收藏 引用
《学术前沿》2020年 第17期 22-29页
作者:黄永林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数字产业为基础、产业数字化为特征的数字产业,已成为当今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分,成为促进产业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代表了文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数字产业的最大特征就是现代技术对文产业的深刻影响,这不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追踪民间故事 建构故事学体系——刘守华民间故事研究评述
收藏 引用
《民族文学研究2019年 第2期37卷 73-85页
作者:黄永林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刘守华在民间故事研究领域辛勤耕耘六十多年,他多层面多角度对中国各族人民创造传承的民间故事这一百科全书式的艺术宝藏进行研究开发,在民间童话、比较故事学、故事文学、民间故事史,以及故事诗学等方面研究成果丰硕,为中国民间故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黔东南苗族服饰文的核心内涵及当代创新
收藏 引用
《文遗产》2021年 第6期 140-146页
作者:邹蓓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223 
黔东南地区苗族服饰款式多样、造型奇美、色彩丰富、技艺精湛,保存良好,具有深厚的文内涵和极高的审美价值。它们铭刻着苗族历经磨难的历史岁月,承载着本民族丰富的文信息和深厚的文底蕴,表达着本民族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态视域下非遗社会传承与发展路径——以电影《百鸟朝凤》为例
收藏 引用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 第2期43卷 23-27页
作者:黄永林 刘岳桓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 
非物质文遗产的社会传承与发展是中国“文自信”和“讲好中国故事”的题中应有之义。《百鸟朝凤》作为一非遗影片,从艺术角度真实再现了当下非遗的现实困境,展示了非遗的生存背景,指明了非遗衰败的原因在于生态环境变。文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群体演出”:乡民艺术的传承困境与发展策略——以河北井陉桃林坪花脸社火为中心
收藏 引用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20年 第3期 68-72页
作者:白玉帅 徐金龙(指导)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武汉430079 不详 
河北井陉桃林坪花脸社火以独特的脸谱艺术、精彩的"回子"表演闻名于世。传承人群体与个体的结合是花脸社火个性的传承模式。文生态的失衡、传承的断档、社火人务工与出演的冲突、组织经费的捉襟见肘都深刻影响着花脸社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敬鬼还是戏鬼:中国七月半与西方万圣节之比较
收藏 引用
《华中学术》2020年 第2期13卷 226-237页
作者:徐金龙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 
鬼从诞生之初就与人类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七月半和西方万圣节作为传统节日源远流长,都是以"鬼"为主题的节日。基于迥然不同的社会形态、思想观念、文背景,二者承载着不同的文基因、民间信仰和民族精神,发展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