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诗词的语言艺术原理及其历史生成机制研究”成果"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论姜夔词对李贺诗的取法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 第3期59卷 69-77页
作者:刘青海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北京100083 
以诗入词,是宋词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自周邦彦、贺铸以降,以中晚唐诗入词,逐渐成为词体创作的一种方法。姜夔以中晚唐诗入词,主要取法李贺、杜牧、陆龟蒙诸家。其中对李贺诗的取法,尤能见出其语言艺术的独造。姜夔采李贺诗入词的方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走向诗性语言的深层研究——中国诗歌语言艺术原理三人谈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21年 第5期 92-103页
作者:韩经太 葛晓音 冯胜利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北京大学中文系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 
中国诗歌语言艺术研究,是文学研究"回归文学本位"的重大课题。为了推动研究向深层拓展,我们特邀请在这方面有所建树的葛晓音、韩经太、冯胜利三位教授进行对话,讨论中国诗歌语言艺术研究的逻辑起点、五言诗体生成过程中节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东晋南朝时代钱塘江诗路的形成
收藏 引用
《浙江学刊》2021年 第5期 174-182页
作者:钱志熙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080 
在魏晋文人诗创作风气中,钱塘江流域属于相对后发的地区。东晋时期士族在该地域的聚居与宦游,使它成为诗歌活动的中心。南朝时期,钱塘江流域诗歌创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谢灵运是钱塘江诗路与瓯江诗路的开创者,其宦游、名山栖逸,开创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意象诗学原理生成论探询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 第2期57卷 42-51页
作者:韩经太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北京100083 
中国意象诗学之直觉想象而以形媚道原理历史生成,有赖于诗画艺术相生互补的发生与发展机制。缘乎"意象"范畴问世之际文学自觉兼有视觉艺术自觉的大语境,"窥情风景"和"以形媚道"的核心理念,合力造就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唐人对汉魏乐府叙事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2020年 第1期 186-193页
作者:刘青海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汉乐府产生于原生乐府的体制之中,往往因具体的社会生活事件而创作,并围绕该事件展开,随之发展出较为成熟的叙事艺术,故班固以“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加以概括。在魏晋以后的文人拟乐府创作中,汉乐府的这种叙事传统逐渐失落。唐人乐府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化书写与少数民族汉语新诗的生成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化研究2021年 第3期 152-162页
作者:朱星雨 陈爱中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 
本文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考察了少数民族汉语新诗如何深层把握民族文化思维的问题。首先,"真实性"不能满足表面的书写,而是要立足于"主位立场"去深度表现;其次,象征主义为少数民族汉语新诗提供了表现的方法,但过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左翼新诗与汉语现代化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化研究2020年 第1期 46-53页
作者:陈爱中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左翼新诗是汉语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收获之一。1928-1937年,近十年的左翼文艺在阶级论和工具论的语言观指导下,对汉语现代化方案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以讨论、辨析的方式有组织地进行预设。左翼新诗是其语言观在新诗领域的实践,是汉语现代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令狐楚的文学创作与唐代“词学”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化研究2020年 第4期 53-62页
作者:刘青海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令狐楚十五岁即以"善属文"而得名,其创作以崇尚属词比事、讲究骈对声律的表册章奏和近体诗歌为主,审美趣味也以庙堂与宫廷的文学趣味为尚,是典型的词学之士。他在太原幕时,即以表文为德宗赏识,后入朝知制诰,充翰林学士,中书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颂”义辨析——兼论早期颂体流变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化研究2020年 第4期 74-84页
作者:张旭晖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本文对颂体之"颂"的含义进行了全面的辨析,依次考察了"容""美""诵""讼"这几种含义在早期颂体中的实际呈现情况。文章认为,描述形容是颂的外在表现手法;包容说则是汉代经学对颂的再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