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计划资助项目 "
14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单通道测压管路系统的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 第7期31卷 798-802页
作者:周晅毅 顾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建筑物的脉动风压的信息对于结构风振响应的计算有重要意义 .为了避免测压管路系统测量的脉动风压力发生畸变 ,需采用一些气动措施 ,如加限制器的方法是方便而有效的 .为此提出了对串联限制器的测压管路进行优化设计的一种方法 ,并对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复合桩基竖向承载力分项系数研究
收藏 引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年 第5期19卷 655-658页
作者:陈晓平 茜平一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武汉430072 
根据可靠度分析原理 ,对复合桩基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的实用设计表达式、分项系数的确定方法、取值标准、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分项系数的不同分配对设计结果的影响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控制系统的最经济智能实现
收藏 引用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 第4期30卷 396-400页
作者:吴斌西南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绵阳621002 
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最经济智能实现结构,建立了控制系统的经济目标函数,讨论了系统结构设计和局控制器参数优化设计的智能方法。实践表明,该方法能缩短系统的开发周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三维杆系有限元分析
收藏 引用
《岩土力学》2001年 第3期22卷 258-261页
作者:陈晓平 闫军暨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广东广州510632 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北武汉430010 
根据深基坑支护系统中支护桩-支撑-土的共同作用特征建立了三维杆系有限元分析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够描述支护结构的空间效应和角效应,而且可以通过计算直接给出设计所需的信息,实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跨度斜拉桥钢塔制振方案与参数分析
收藏 引用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 第3期34卷 296-301页
作者:文永奎 孙利民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以南京长江第三大桥为例研究了大跨度斜拉桥钢塔施工阶段所需的制振目标及制振措施.参考相关资料确立了主塔制振所需的制振目标,并依据风洞试验结果建立制振器的设计目标值.根据该桥的固有频率范围和实际安装空间等条件选择了合理的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烧结温度对高矫顽力Sm_2(Co,Fe,Cu,Zr)_(17)永磁体磁性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粉末冶金技术》2003年 第1期21卷 27-30页
作者:彭元东 易健宏 李丽娅 罗述东 唐新文 杜娟 李云卿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83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100088 
为深入了解高矫顽力Sm2 (Co ,Fe ,Cu ,Zr) 17永磁体烧结温度与磁体磁性能的关系 ,设计了 6种不同烧结温度 ,分别测试了各温度下烧结试样的密度和磁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高矫顽力Sm2 (Co ,Fe,Cu ,Zr) 17磁体的密度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GIS的道路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收藏 引用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 第5期34卷 629-633页
作者:方守恩 杨轸 陈雨人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道路安全信息系统的特点和要求,建立了基于GIS的系统总体结构框架,对动态分段、查询方式和数据分析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开发的原型系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二维流动模型用于喷射器关键结构设计分析
收藏 引用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 第3期44卷 388-391页
作者:张博 沈胜强 李海军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辽宁大连116024 
在试验验证了喷射器二维可压缩流动模型可行性和计算准确性的基础上,应用该模型对喷射器结构与性能和流场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二维流动模型在没有引入经验参数的条件下,能够较好地预测喷射器的工作特性和性能指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哈尔滨市迎宾路地下车库预应力大梁设计
收藏 引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 第1期36卷 36-38,42页
作者:郑文忠 许名鑫 王英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为减少工程造价并确保地下车库的安全使用,提出了通过永久荷载与常遇活荷载组合下的裂缝与变形控制方程确定预应力筋用量,依据永久荷载与罕遇活荷载组合下的内力设计值及有关构造要求确定非预应力纵筋用量的思路和方法。方案对比表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并行产品开发过程的时间模型及其优化方法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2006年 第1期42卷 23-29,34页
作者:许多 严洪森东南大学自动化研究所南京210096 
针对并行开发过程中设计活动间存在迭代和重叠的情形,提出一个时间计算模型及其优化方法。依据矩阵规划后的设计结构矩阵,将设计活动组划分为多个耦合活动块和非耦合活动块,按信息流方向依次计算活动重叠造成的设计修改时间,进而建立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