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项目"
15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高性能混凝土框架结构滞回全过程分析
收藏 引用
《应用力学学报》2004年 第2期21卷 27-32页
作者:程斌 薛伟辰同济大学上海200092 
基于非线性有限元原理 ,编制了高性能混凝土梁基于本构关系的滞回全过程分析程序 ,程序设计中考虑了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预应力作用、混凝土裂面效应、轴力二次矩、材料双切线模量场等因素的影响 ,并考虑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 ,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强锚杆现场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岩土力学》2001年 第2期22卷 171-175页
作者:荣冠 朱焕春 杨松林 王涛武汉大学水电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介绍了三峡永久船闸高强锚杆现场试验研究(包括锚杆与混凝土联合工作状态及岩体锚固时砂浆柱破坏情况),全面分析了锚杆、混凝土及砂浆应力特征,同时研究了锚杆和混凝土的变形,揭示了锚杆与混凝土联合工作规律和砂浆在循环荷载下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控制系统的最经济智能实现
收藏 引用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 第4期30卷 396-400页
作者:吴斌西南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绵阳621002 
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最经济智能实现结构,建立了控制系统的经济目标函数,讨论了系统结构设计和局控制器参数优化设计的智能方法。实践表明,该方法能缩短系统的开发周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复合桩基竖向承载力分项系数研究
收藏 引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年 第5期19卷 655-658页
作者:陈晓平 茜平一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武汉430072 
根据可靠度分析原理 ,对复合桩基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的实用设计表达式、分项系数的确定方法、取值标准、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分项系数的不同分配对设计结果的影响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跨度斜拉桥钢塔制振方案与参数分析
收藏 引用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 第3期34卷 296-301页
作者:文永奎 孙利民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以南京长江第三大桥为例研究了大跨度斜拉桥钢塔施工阶段所需的制振目标及制振措施.参考相关资料确立了主塔制振所需的制振目标,并依据风洞试验结果建立制振器的设计目标值.根据该桥的固有频率范围和实际安装空间等条件选择了合理的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抽水蓄能电站变频起动装置的谐波抑制探讨
收藏 引用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年 第6期36卷 707-712页
作者:宿清华 吴国忠 杨成林 杨建军 徐德鸿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7 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7 
抽水蓄能电站一般采用静止变频装置(SFC)启动方案,但SFC工作时会在电网中产生谐波,对电网造成污染.本文阐述了国家谐波限制指标的制定及推导方法,并以浙江桐柏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为例,对抽水蓄能电站SFC装置的谐波限制进行分析,推导出18kV...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二维流动模型用于喷射器关键结构设计分析
收藏 引用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 第3期44卷 388-391页
作者:张博 沈胜强 李海军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辽宁大连116024 
在试验验证了喷射器二维可压缩流动模型可行性和计算准确性的基础上,应用该模型对喷射器结构与性能和流场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二维流动模型在没有引入经验参数的条件下,能够较好地预测喷射器的工作特性和性能指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并行产品开发过程的时间模型及其优化方法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2006年 第1期42卷 23-29,34页
作者:许多 严洪森东南大学自动化研究所南京210096 
针对并行开发过程中设计活动间存在迭代和重叠的情形,提出一个时间计算模型及其优化方法。依据矩阵规划后的设计结构矩阵,将设计活动组划分为多个耦合活动块和非耦合活动块,按信息流方向依次计算活动重叠造成的设计修改时间,进而建立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非线性反馈控制的高维混沌系统同步
收藏 引用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 第2期23卷 126-129页
作者:王智良 张化光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004 
采用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微分几何理论 ,将原混沌系统进行输入 输出分线性化 ,并结合极点配置方法 ,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 ,设计了一个实现高维混沌系统同步控制的反馈控制器 ,该方法可用于同步由单个状态变量或多个状态变量线性或非线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可编程相位光栅的结构设计与制作工艺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 第8期43卷 1009-1012页
作者:殷玲 陈非凡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北京100084 
可编程相位光栅技术在光通讯领域有较广的应用,也可作为微型光谱仪的新颖色散器件。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MEMS的可编程相位光栅,其特征参数可以通过编程控制和改变。通过经典理论建模与分析,设计了可编程相位光栅的结构;并对光栅的光带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