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在物理中考试卷命制中,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历来都是技术难点。本文分析了江苏省无锡市近三年的电学实验试题,归纳出三条科学探究评价策略:甄别“讲实验”与“做实验”,传递“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导向;甄别“假探究”与“真探究”,在科学探究中发展科学思维;甄别“背结论”与“会应用”,在问题解决中发展物理观念。同时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在纸笔测试中真实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二是要拓宽科学探究的评价维度。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存在边缘化、异化和泛化现象。为全面落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精神,有必要准确把握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目标的指向性是关键,须指向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项目的综合性是基础,综合性表现在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个维度上。
摘要:对于物理观念的培育,常态教学是大有可为的主阵地。具体策略有:遵循课程的逻辑,解析物理概念的层级结构和物理观念的形成机制,是前提;立足常态教学,依托实践性活动,把"指向物理观念的学习"设计出来,是关键;实施即时性评价,在对话中促进物理观念的生长,是保障。
摘要:课堂学习评价亟待转型,走向“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具体而言,这种转型需要从三个角度加以实现:在目标叙写时,从“行为主义的目标描述法”走向“心智处理水平的可视化”,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在评价设计时,从“对学习的评价”走向“为学习的评价”,使评价与学习过程相伴随,并以评价促进学习;在应用证据时,从“调整教学计划”走向“提升学习素养”,在评价中发展学生。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