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时代。当今的乡村旅游竞争不仅体现在物质游玩层面,更倾向于文化的体验感和归属感。在IP创意视阈下如何打造乡村旅游文创产品,已然成为了乡村旅游振兴的重要一步。同质化的旅游品牌形象已经很难吸引到游客的兴趣,量身打造的文化IP形象成为来各大景区发展的必要措施之一,而IP形象与文创相结合并进行创意性的开发设计,不仅能传承乡土文化,还可打造出属于乡村旅游特色的文创产品。文章通过分析乡村IP创意的设计价值,提出在IP创意影响下乡村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应该要加强体验性、互动性、多元化的建议,从而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引导乡村文旅项目的特色化与高质量发展。
摘要:昆曲具有极为珍贵的文化艺术价值。在昆曲的传承中,历来有"两路大军":专业的戏班艺人和民间自发组织的各种以研习和传承昆曲为目的的业余曲社和曲会。苏州地处吴文化地域中心地带,昆曲自发源于此后,一直与这个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相依存。对历代昆曲社与曲会的历史变迁和当今的生存状态研究,梳理历代曲社与曲会在昆曲传承及延续中的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促进昆曲的保护乃至整个昆剧文化遗产的保护。
摘要:目的对唐代铜镜的装饰艺术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中国古代铜镜装饰发展历程的梳理,尤其对唐代铜镜的装饰题材、装饰主题、装饰铭文、装饰布局及构图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中国古代铜镜装饰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借鉴作用。结论唐代铜镜纹样表现手段丰富、取材广阔、造型独特,是现代设计可借鉴的宝典,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摘要:日本国宝级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先生领衔的昆曲《牡丹亭》的公演,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项目。而作为日本一代艺术大师,拥有"歌舞伎的奇迹"、"梦之女"等美誉的坂东玉三郎如何走上女形(男旦)表演技艺之路?如何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又如何放下身段,克服语言障碍,演绎昆曲经典剧目《牡丹亭》,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将会引发我们对加强中日深层的文化交流、以及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等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摘要:设计作为人类的文化现象之一,是造物的艺术与文化。从文化的体系而言,我们一般认为设计不仅包括了物质层面的技术体系,而且参与塑造并折射了人类的价值体系。设计文化生态研究,简言之就是设计的文化背景探究。艺术史论家们对我国传统造物工艺以及其文化评鉴著述颇丰。进入21世纪,
摘要:在昆曲传承、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清唱与清工活动对昆曲的发展和传承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以文人雅士为主体的曲唱活动,至今仍在传承之中。我们对其当代传承衍变形式,应当予以更多的关注。
摘要:对体验经济背景下历史街区更新中面临的问题和新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建筑学的角度提出了功能置换的改造手法,阐述了功能置换与体验经济的关系,归纳了功能置换的三种具体形式,并从普遍性和特殊性两方面分析了功能置换的内容。
摘要:苏州刺绣是在春秋时期起源于苏州吴县,后流布于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的一种针绣工艺。因其独特的吴地风情和精美绝妙的绣工艺术而列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蜀绣、粤绣)之首,素有“古今中华第一绣”之称。被文人赞为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是缩千里于尺幅,绣万趣于指下,以少胜多,以虚代实,绣针虽小,丝缕传情的艺术品。
摘要:枣心笔既非为柿木所制;亦非笔毛中裹夹有硬核;亦非汉、晋时期的笔样。关于枣心笔的记载较早见于宋代,它是一种笔头外形像枣核的中小型散卓笔。经过宋代的发展,到元代枣心笔的技术渐趋于成熟。
摘要:针对城市历史街区更新过程中公共空间面临的新问题和需求,从建筑学相关理论出发,提出功能置换是影响历史街区公共空间形式改造的重要因素,并以无锡市南长街历史街区为研究案例,总结了功能置换中历史街区公共空间形式营造的三大特色——空间的复合性、界面的艺术性和场所的历史感,并对营造方法进行了具体阐述。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