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江苏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35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南京民国建筑基因提取及智能辅助创新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包装工程》2024年 第10期45卷 302-314页
作者:张安华 王淑贤 张迪雅 吉婧雅南京艺术学院南京210013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211816 
目的基于对南京民国建筑文化进行保护的视角,探寻南京民国建筑基因的现代设计传承路径,挖掘人工智能辅助南京民国建筑主题文创产品设计的新思路。方法首先,选择25处代表性南京民国建筑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筑基因理论解析南京民国建筑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长江审美文化的诗意之境
收藏 引用
《江海学刊》2024年 第1期 232-239,256页
作者:周计武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作为人文景观,长江是以审美的方式存在于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情感经验之中的。文人士子的审美感兴与艺术表达赋予万里长江以集体的历史记忆、深厚的民族情感和诗意的文化想象,使长江升华为母亲河的原型意象。作为原型意象,长江与黄河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长江文化的奔流意象及其创新美学精神
收藏 引用
《江海学刊》2024年 第1期 240-246页
作者:祁林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长江流域的自然资源和地质条件造就了“大江奔流”的景观,进而形塑了自身相应的审美意象,在某种意义上建构了中国人的时空观、历史观和宇宙观。作为一种精神资源,“大江奔流”深度卷入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演化和社会变迁。在这一进程中,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长江文化的瀚漫审美意象及其美学精神
收藏 引用
《江海学刊》2024年 第1期 247-254,256页
作者:李健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长江作为“母亲河”,是中华民族不可替代的文化原型之一。立足于其他水系难以比拟的文明多样性和文化包容性,长江文化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一系列审美意象及其美学精神予以跨学科视角的考察。“瀚漫长江”既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审美意象之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长江审美意象及其与中国超越型文化的互生
收藏 引用
《南京社会科学》2024年 第2期 136-146页
作者:高薪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南京210093 
作为世界第三、中国第一大江,长江不仅是一个超级地理单元,更是中国人历史记忆与情感结构中的象征性存在。作为审美意象,长江总被塑造为时间上“永恒”、空间上“不尽”、历史上“万古”的超越性意象。这一意象的形成既不是非理性的,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宜家产品数字化交互体验设计研究--以家具产品互动光影体验设计为例
收藏 引用
《家具与室内装饰》2024年 第4期31卷 106-111页
作者:王文聪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随着智能科技的不断革新,宜家也开启了数字化转型发展,产品的数字化交互体验成为了转型发展中的重要目标任务,这给宜家家具产品在体验维度方面也带来了扩展与变化。通过分析相关用户行为数据与体验设计理论,结合宜家家具产品光影互动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机器人伺服控制技术竞争力及提升路径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与制造》2024年 第3期 343-348页
作者:费钟琳 楚磊 赵顺龙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1816 江苏省科技政策思想库江苏南京211816 江苏产业科技创新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1816 
中国机器人核心技术竞争力与国际领先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迫切需要提升以伺服控制技术、减速机技术等为代表的机器人核心技术竞争力。文章采用专利信息数据从专利数量、专利质量、专利价值三个维度对中国机器人伺服控制领域的技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RC-LSTM的雷达回波外推方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24年 第8期30卷 2962-2967页
作者:王友宁 白金明 刘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教育部数字取证工程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雷达回波外推是降水临近预报的重要手段,所用的方法分为数值预报与数据驱动预报。前者依托数学与物理模型,后者依托深度学习技术总结历史规律。尽管深度学习在气象预报中研究活跃,但实际应用仍面临挑战,尤其是精度问题。因此设计了一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字故事的理论旨趣及实践路径
收藏 引用
《教育科学研究》2024年 第2期 13-19页
作者:李西顺 卢玮 许庆豫苏州大学教育学院215123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215123 
数字故事具有双重内涵:一是方法论内涵,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把讲故事的艺术与数字化信息技术相结合,整合文字、图片、音乐、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元素,从而创造可视化故事的一种教育方法;二是本体论内涵,强调数字技术所承载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更新背景下公共艺术塑造城市形象的创新策略研究
收藏 引用
《工业工程设计》2024年 第3期6卷 103-110页
作者:王峰 高超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在中国当前的城市更新背景下,对城市形象的塑造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公共艺术与城市形象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是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在当前的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把数字化技术介入公共艺术之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