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江苏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视图:
排序:
虚拟仪器教学实验平台在电子技术类课程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年 第3期23卷 73-75页
作者:周又平 梅长彤 徐慧南京林业大学木材工业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采用虚拟仪器技术,以最小的资金投入开发一个多功能的电子技术类课程的综合教学实验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教师可以设计电子技术类课程的实验和课堂演示程序,学生可以自主设计课程实验和综合性实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学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齿轮接触强度的有限元分析
收藏 引用
《排灌机械》2009年 第2期27卷 111-114页
作者:袁丹青 康仕彬 丛小青 刘梦仙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针对采用传统经验公式分析计算齿轮泵齿轮接触强度存在计算过程相当复杂、繁琐,误差较大的问题.在分析齿轮受力情况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法对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齿轮接触强度进行计算,并与经验公式计算的接触强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以太网的数控机床DNC控制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7年 第3期18卷 67-69页
作者:张爱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系江苏无锡214121 
数控机床DNC模块是FMS实时控制系统中的核心功能模块,在调用了FANUC FOCAS2/ETHERNET软件库的基础上,通过利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进行了FMS中的DNC系统实时控制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同时实现了与工业机器人控制器、FMS调度模块的实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刨花形态自动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收藏 引用
《林业科技开发》2006年 第3期20卷 49-51页
作者:梅长彤 周又平 薛联凤南京林业大学木材工业学院 
刨花形态以及它们在板坯中的方向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刨花板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板坯铺装过程中对刨花的形态和方向进行监控十分重要。介绍了一种自主开发的刨花形态自动识别系统,可以实现生产过程中刨花形态的自动检测和识别。该系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角形迷宫螺旋泵内部流场数值计算及试验
收藏 引用
《排灌机械》2009年 第2期27卷 73-77页
作者:王春林 张浩 彭娜 赵佰通 郑海霞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在三角形迷宫螺旋泵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商用计算软件FLUENT,采用雷诺时均N-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运用基于非结构网格的SIMPLEC算法,对清水状态下三角形迷宫螺旋泵内三维湍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从而得到了螺旋泵内部流动的主要特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预应力度概念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性能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 第4期20卷 70-73页
作者:刘冬梅 唐永菁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48 江苏省纺织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8 
选择了几种典型的预应力度定义,分析比较了它们的计算公式,力学概念以及适用范围。给出了以预应力度表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分类,探讨了预应力度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抗裂性能、延性、挠度等性能的影响。建立了预应力度与预应力混凝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预应力度法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收藏 引用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 第1期8卷 8-10页
作者:刘冬梅 施溪溪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48 
预应力度是反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文章基于构件使用性能的预应力度定义,推导了预应力混凝土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的预应力筋计算公式,建立了预应力度和等效荷载的关系表达式,给出了基于预应力度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虚拟仪器在传感器实验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 第4期7卷 6-8页
作者:周昱英 顾余庆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与自动化系江苏南京210046 南京国图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南京210036 
论述了虚拟仪器在传感器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将虚拟仪器引入实验教学的优势与可行性,并以温度测量实验为例,讨论了如何利用虚拟仪器设计传感器实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HAC-μP微功率无线模块在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 第2期6卷 40-43页
作者:曹建平 戴娟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与自动化系江苏南京210046 
介绍了HACμ-P微功率无线模块的功能及特点,并通过一个数据采集终端应用实例阐述了HACμ-P微功率无线模块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原理及软硬件设计方法,文中还给出了终端的通信接口电路以及数据通信程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蚂蚁算法处理弹性需求混合交通UE配流问题
收藏 引用
《系统工程学报》2006年 第5期21卷 534-538页
作者:徐勋倩 黄卫 吴国庆东南大学交通学院ITS中心江苏南京210096 南通大学江苏南通226007 
针对我国城市交通路网内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交通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蚂蚁算法(ant algorithm)的寻优策略处理弹性需求下混合交通UE(user equilibrium)配流问题.同时,根据蚂蚁算法的思想以伪代码形式设计了求解弹性需求下混合交通UE...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