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设计一种土壤墒情智能监测控制系统来实现对土壤墒情的实时监测,并通过灌溉等方式智能改变土壤墒情。通过在多点放置土壤湿度传感器与ZIGBEE无线通信设备组成自组网络,ZIGBEE协调器与所有子节点通信将所有点的土壤湿度信息汇总并且传送给单片机分析处理。单片机控制液晶显示器将土壤湿度平均值显示出来,并根据设置的土壤湿度上下限值进行调控,当土壤湿度平均值低于下限值时,控制水泵浇水,高于上限值时,控制水泵停止浇水。通过实验测试证明,本土壤墒情智能监测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土壤湿度的监测和控制。
摘要: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精量播种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对有效利用农业资源、促进作物增产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排种器是精量播种机的核心部件,其工作性能直接影响播种机的播种量、播种均匀性和伤种率等指标。本文以玉米精量播种机的排种器设计和优化为例,探讨气力式精量排种器的结构优化、参数设计和运动仿真,为开发和研制符合农艺要求的新型精密排种器提供理论参考。
摘要:针对传统分级机的特点及不足,通过分析对虾生物学特性,设计了对虾清洗分级一体机,介绍了对虾清洗分级机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着重分析了其关键部件。该分级机以体厚为分级参数,通过调整辊轴间隙实现不同规格对虾的分级,提高了分级精度与效率,便于后续的精加工与销售。
摘要:为获得电动车车身的小风阻系数,对设计好的车身进行外流场模拟仿真,并对车身速度矢量图和车身压力云图进行分析,得到气动阻力与气动升力大的原因。通过增加连通前后车身的管道和扰流板的方法,对车身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车身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两次仿真分析结果进行对比,表明优化后车身的风阻系数降低了0.13,升力系数降低了0.02,得出该方法能有效改善本车的气动特性。优化后的车身能有效提高低速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为低速电动车车身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摘要:"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基于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解决当今农业水肥利用不当等重要问题。基于实用性和操作性,针对"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的专家知识库子系统涉及的架构、功能、数据存储、检索算法及操作页面给出概要设计,并具体介绍了该子系统核心层的结构设计和功能实现。
摘要:为了提高农业水肥利用率,设计了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整合了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施肥技术,实现自动化、精准化灌溉施肥,全面提升农田水肥利用效率,不仅节水、节肥、节能、节省人力,还可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减轻了施肥对环境的污染。以藁城试验田中的小麦和玉米为例,整体可节水22%~47%,小麦增产15%~25%,玉米增产20%~35%,同时节省土地6%~8%,节省用工58%~76%。
摘要:为了解决当前温室监测系统存在的布线量大、线路维护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和GPRS技术的无线温室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无线传感器网络和远程控制终端两部分构成。由分布于温室各区域的传感器采集温、湿度等环境因子,组建基于Zigbee的无线传输网络,同时监控中心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温室的实时运行状态,并给出应对措施。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对温室环境中各项参数进行实时采集、监测,对于发展农业自动化、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针对农业生产中智能灌溉和远程自动化的需求,设计并研发了一套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灌溉系统,该系统可对土壤墒情进行监测,对作物进行适时适量自动灌溉。并可利用GSM模块以手机短信等形式将需求信息发送给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可远程向单片机发送指令,实现灌溉。初步试验表明,系统稳定可靠,能准确采集土壤墒情信息,实现远程自动灌溉控制。
摘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无污染、富营养和高质量的有机蔬菜无疑是消费者的最好选择,但是,有机蔬菜价格较高,为普通蔬菜的2~3倍,进入普通老百姓的饭桌还需要价格下调.本文以降低有机蔬菜价格为宗旨,研究了有机蔬菜打码机的太阳能供电系统,设计了有机蔬菜追溯码,实现农户田间地头直接打印追溯码,降低有机蔬菜的生产成本.
摘要:结构力学课程是土木、水利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应用结构力学知识完成结构设计竞赛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专创融合)。以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为例,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设计与模型制作3个方面,介绍了竞赛作品的创作过程,从理论和实践2个方面总结了结构力学的应用经验,为相关双创竞赛的准备和设计工作提供了参考。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