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话剧社团的现代化转型研究"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从于伶在上海剧艺社看孤岛剧人的文处境
收藏 引用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6年 第3期 28-33页
作者:穆海亮河南大学文学院 
作为上海剧艺社的主要负责人,于伶在组织剧团、团结剧人、创作剧本诸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上海剧艺社成为孤岛剧运的中流砥柱。然而,在政治势力错综纠缠、商业做派五花八门、文娱市场竞争激烈的孤岛,领导着上海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话社团从“爱美”走向职业的历史动因与文逻辑——以上海剧艺社为中心的考察
收藏 引用
现代中国与文学》2015年 第1期 65-74页
作者:穆海亮河南大学文学院 
就完整意义上的话剧艺术而言,其创作方式的集体性特征决定了其创作"单位"并非作为个体的戏剧家,而是融编剧、导演、演员、舞台工作者、演出事务管理者等众多艺术力量于一体的创作集体。这个集体在话剧发展史上就是以社团的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上海剧艺社的演剧历程及其历史地位
收藏 引用
《文艺术研究2013年 第3期6卷 126-133页
作者:穆海亮河南大学文学院开封475001 
作为孤岛剧坛的中流砥柱和战后上海的剧运中坚,上海剧艺社在存续时间、剧目数量、演出场次、艺术品格、社会影响等方面,堪称上海剧运的一面旗帜;同时,它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现代话剧运动具体而微的表征,理应在话剧史上占有独特地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