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项目"
65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视图:
排序:
嘉兴春波坊历史商业街公共空间的有机更新设计
收藏 引用
《丝网印刷》2022年 第17期 72-74页
作者:马梦云 郭彬 齐延成嘉兴南湖学院 嘉兴学院 
基于城市有机更新建设背景,研究空间公共性设计在城市历史街区环境生态、文化、社会复兴的多元价值。通过嘉兴春波坊历史商业街道实践项目,挖掘公共空间的人文景观设计具体方法和策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宋朝女子服饰图案与色彩探究
收藏 引用
《色彩》2023年 第11期 109-111页
作者:卢晓燕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宋朝女子服饰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在当时的社会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宋朝女子的服饰设计注重细节和精致,体现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和优雅的生活态度。通过研究宋朝女子服饰图案与色彩,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宋代社会的审美观念、文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乡村文化再生产与文化空间建构的逻辑与路径--基于文化记忆理论的研究视域
收藏 引用
《建筑与文化2023年 第7期 73-75页
作者:周璟璟 夏秀敏 吴珊珊 杨昱洲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计学院 
在乡村功能转型和文化消费兴起的背景下,与当代城市文化相对的乡村文化成为重要的文化消费产品。但当前的乡村文化消费受资本和市场控制,存在文化主体性和实践性缺失、文化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受阻的弊端。文章借鉴文化记忆理论的“凝结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良渚古城遗址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研究
收藏 引用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 第4期21卷 72-76页
作者:周波 夏国芳浙江外国语学院文化和旅游学院浙江杭州310023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北京朝阳100029 
良渚古城遗址既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又是广受国际认可的世界文化遗产。文化是良渚古城遗址的根基,也是保护和传播的核心要素。良渚古城遗址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是实现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的重要方式。通过分析良渚古城遗址的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文化资本的建构:以杭州筹办亚运会为例
收藏 引用
《未来传播》2023年 第4期30卷 80-90页
作者:游淳惠 陈慧中国文化大学广告系中国台北11114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00023 
随着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越加激烈,城市为了提升国际影响力,纷纷进行大量建设与宣传活动。其中,承办国际重要活动与运动赛事成为众多城市极为看重的途径。许多城市积极争取主办权,透过筹备一连串国际活动,提升城市的文化资本和国际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长三角滩簧戏文化基因解析与传承研究
收藏 引用
《艺苑》2023年 第2期 92-97页
作者:庄丹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滩簧戏源起长三角地区兴起的以方言说唱的滩簧腔系民间艺术,曾经在长三角地区广为流传,但目前普遍面临发展困境,滩簧戏各相关剧种都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进行保护。文章基于基因理论,结合史料、文本和田野考察情况,分析滩簧戏基本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旅融合背景下浙江城市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研究——以杭州hellokitty乐园为例
收藏 引用
《商业经济》2022年 第1期 14-17页
作者:段学成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旅游学院浙江舟山316111 
文旅融合背景下,城市旅游综合体是新生旅游业态。浙江发展城市旅游综合体的主要模式有:文旅融合旅游综合体、健康旅游综合体、融合型主题公园旅游综合体、商业旅游综合体、遗址遗迹旅游综合体。其中融合型主题公园旅游综合体指以特定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媒介融合背景下浙江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联网传播路径与优化策略
收藏 引用
浙江体育科学》2021年 第6期43卷 48-54页
作者:冯巍 郑和明浙江传媒学院大学体育教学部浙江杭州310018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0240 
通过文献资料法,研究了浙江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联网传播路径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浙江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联网传播发展策略。研究认为,浙江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联网传播路径主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官网的分类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兼容还是互斥?——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的主客偏好差异机制解析
收藏 引用
《新建筑》2022年 第3期 101-106页
作者:徐丹华 张子琪 朱炜 潘司文浙大城市学院建筑系杭州310015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系上海200240 不详 
针对旅游型乡村中村民和游客对空间利用的兼容与互斥问题,通过“公共空间-公共生活”调研法,观察主客的聚集或停留行为,归纳空间偏好的特征与异同点,探究兼容与互斥空间的形成机制。发现兼容空间受到功能定位、经营主体、文化观念、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溪流型乡村公共空间有机更新策略 以杭州芹川古村为例
收藏 引用
《室内设计与装修》2022年 第5期 126-127页
作者:徐丹华 朱炜 潘司文浙大城市学院国土空间规划学院杭州310015 
以往的乡村更新往往因忽略地缘性人际关系和交往活动,导致新增的公共空间尺度失宜、村民交往活力缺失。探索乡村传统交往空间的特征,有助于掌握再现公共空间活力的规律。而交往空间又与乡村形态存在紧密关联,本文基于溪流型乡村这一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