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资助"
8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塑料温室薄膜承载性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2007年 第9期23卷 181-185页
作者:俞永华 王剑平 应义斌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杭州310029 
该文通过温室薄膜单轴拉伸试验,确定材料的计算参数和本构模型;应用非线性有限元与引入人工刚度的方法,建立温室薄膜荷载效应分析的计算模型;并结合相关规范,探讨温室薄膜承载计算的安全系数的取值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温室薄膜在风载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知识驱动协同创新的产品开发模型
收藏 引用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5年 第6期11卷 757-761页
作者:唐文献 李莉敏 管瑞良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常熟215500 上海大学CIMS和机器人中心上海200072 
为提高产品创新能力,提出了知识驱动协同创新的产品创新理念,并构建了具有6层结构的产品创新开发系统模型,包括协同平台、开发过程链、产品创新设计、分析评价、智能再设计和知识资源层等。研究了知识驱动协同创新的创成和吸纳相集成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应用于CAD/CAM的基于点的几何模型
收藏 引用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6年 第12期12卷 1992-1997页
作者:陈建良 童水光浙江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7 
常规几何模型通常难以胜任一些复杂曲面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问题,为此,提出了应用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的基于点的几何模型概念,给出了基于点的几何模型的定义及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应用流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姜黄素的构效关系及以其为先导物的抗肿瘤化合物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化学通报》2008年 第2期71卷 110-117页
作者:梁广 田吉来 邵丽丽 杨树林 李校堃温州医学院药学院温州325035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南京210094 
姜黄素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和确切疗效。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家以姜黄素为先导物,设计、合成和表征了大量的姜黄素结构类似物和衍生物,以全面研究姜黄素的构效关系,并希望开发出更为高效的姜黄素类新药物。本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遗传算法的MR减振器多目标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0年 第11期29卷 1450-1455页
作者:张伟谦 王维锐 吴参浙江大学机械设计研究所杭州310027 
作为车辆半主动悬架系统中的关键元件,磁流变减振器既需要良好的动力学特性,又需要良好的系统响应和低功耗特性,但目前大多数设计仅仅以其中某一项为目标,很难得到综合性能满足要求的磁流变减振器。笔者综合考虑了MR减振器实车应用中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面向大批量定制的设计重用策略与应用
收藏 引用
《农业机械学报》2009年 第1期40卷 189-193页
作者:武守飞 潘晓弘浙江大学现代制造工程研究所杭州310027 
针对设计重用如何以低成本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客户需求问题,结合大批量定制"减少产品内部多样化、提高产品外部多样化"的思路,提出了"多视图、多层次、多粒度"的设计重用模型(MVMLMG-DRM)。该模型综合考虑了产品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过程文档的产品开发质量控制系统
收藏 引用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2年 第3期18卷 472-478页
作者:方水良 郑继旺 赵诗奎 付伟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系浙江杭州310027 
为提高ISO9000实施企业产品设计开发过程的质量控制水平,提出了以过程文档(设计、质量文档)监控为主线的产品开发过程建模和控制方法;利用质量功能配置和工作分解结构等技术确定某类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所需完成的设计文档,并参考ISO900...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神经网络的减振器性能仿真
收藏 引用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 第11期41卷 1898-1902页
作者:潘栋 潘双夏 冯培恩 王维锐浙江大学机械设计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7 
现有减振器模型多为简化模型,无法有效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减振器阻尼力特性模拟.基于某系列汽车筒式液力减振器的实验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减振器内部结构参数与阻尼力-速度特性之间的非线性映射模型.该方法只需将减振器零部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汽车制动系统优化设计平台研究
收藏 引用
《汽车工程》2006年 第3期28卷 246-249,258页
作者:李亮 宋健 文凌波 王语风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采用B/S模式在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之上构建基于网络的汽车制动系统设计平台。应用PDM的版本控制与流程管理技术实现设计的全过程协同管理与数据共享;通过设计知识自动解析和更新、设计参量匹配、设计同类产品数据借用等方法实现智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潜水电泵失效检测技术与方法
收藏 引用
《工程设计学报》2007年 第6期14卷 443-448页
作者:陈文华 方晶敏 马子魁 钱萍 武海军浙江大学机械设计研究所 
按照潜水电泵80%~90%的失效或故障是由其机械密封和轴承的失效引起的实际情况,及潜水电泵其他故障的产生一般会引起电机电流增大的原理,提出通过检测机械密封和轴承是否失效、电流变化是否超标,来判断小型潜水电泵是否失效的检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