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紫外成像技术是检测高压设备放电的有效方法,但是现场应用时,常出现放电形成的紫外光斑不明显的情况,无法将其与噪声光斑区分开来。为解决该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图像重叠法应用于紫外图像分析,通过分析统计同一放电位置拍摄的多张紫外图像中各个点处出现的光斑次数,生成一个二维矩阵,其中每个点的值表示所有图片中与之对应的位置光斑出现的频率。由于放电区域内的点出现光斑的频率比其他区域大,因此二维矩阵中放电区域的点的数值也较大,选择合适的阈值即可分离出紫外图像中的放电区域。最后文中设计了均压环缺陷放电试验,得出放电区域面积与观测距离之间的变化关系,证明了改进后的图像处理方法可靠有效,可以较好地处理电晕放电形成的光斑不明显的紫外图像。
摘要:为使光伏逆变器在传输有功功率的同时能兼具电能质量治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本地负载注入电网的谐波电流,提出一种基于H∞控制理论的电流控制器设计方法。在静止坐标系下建立起LCL型逆变器电流内环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基于该模型利用H∞控制理论设计了稳态控制精度高、鲁棒性较强的重复控制器,在实现准确跟踪基波和低次谐波电流指令的同时,使控制系统对滤波器参数的摄动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利用PSCAD软件仿真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
摘要:为了解决现有电缆接头安装工艺复杂且受施工条件影响较大的问题,针对10 kV三相电缆提出了一种趋于一体化的阴-阳头插接结构的插接式中间接头设计方案。考虑到温度对材料属性的影响,对阴、阳头绝缘材料进行介电性能测试,并将所得介电参数温谱曲线代入电热耦合仿真模型中,经有限元计算得到中间接头的场强和温度分布。结果表明:接头内部最大场强出现在阴、阳头交界面处,但远低于绝缘材料的击穿强度;由于金具间的电接触,最高温度80℃同样出现在阴、阳头交界面处,但仍低于电缆长期运行的最高温度90℃,验证了插接式中间接头长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摘要:为简化中点钳位型(NPC)三电平逆变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基于虚拟作用时间提出一种可兼顾中点电位平衡控制的算法。首先,简要介绍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电压矢量空间;然后,详细阐述了基于虚拟作用时间的三电平SVPWM的原理及实现方法,并论证了其与传统三电平SVPWM算法的统一性。接着,基于小矢量与中点电位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设计了一种具有可变平衡系数的中点电位控制方法。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算法的有效性。
摘要:为了加强电网系统中现场计量设备异常或采集异常的运维工作,依托现有的计量自动化系统、营销系统,设计了一套支撑异常问题现场处理和计划巡检相结合的电能计量设备运维管理系统,完善了电网自动化计量体系。研究了远程诊断新方法,实现对远程现场的运行异常进行诊断。整套管理系统为计量设备的运行质量提供保证,提升了数据的采集完整率和正确性以及运维效率。
摘要:失超传播速度vnzp和最小失超能量Emq是超导磁体的失超保护设计的重要参数。对由YBCO制成的单长导体、平行并联双导体和堆叠并联双导体进行实验,测试和分析了液氮温度下三种不同结构样品的失超传播速度和最小失超能量,监测了并联结构受到局部热干扰时的带材分流情况,及带材分流对于失超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流现象导致失超传播速度降低,最小失超能量升高;通流比相同时,堆叠并联结构相比单根带材,失超传播速度约下降14%,最小失超能量约上升13%。
摘要:为解决电力检修专用移动储能供电能力问题,提出了基于BMS技术的台区终端电力检修移动储能系统。分析了电力终端检修移动电池储能的需求,论述了智能BMS技术的基本原理,提出了适用于移动储能的智能BMS功能模块。针对电力检修移动储能电源系统进行设计,提出了系统架构,论述了技术指标及功能结构,针对大数据实时交互、双向逆变功能、可使用车载的移动电源结构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负荷确定率等指标与传统柴油发电车进行了对比,论证了提出移动电源车的可靠性。
摘要:为实现对配电环网柜的智能操作,提出了电气设备操作机器人控制方法及关键点的设计方案。首先为实现对机械手的精密控制,结合机械手的使用特点,采用迭代学习控制(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ILC)算法进行控制,即通过结合带遗忘因子和变增益的ILC算法优点,采用优化参数解决增益参数选取困难,提出一种基于参数优化的D型ILC算法,并给出算法的收敛性证明;继而利用MATLAB设置所提算法与遗忘因子的ILC算法和变增益ILC这2种算法进行对比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参数优化的D型ILC算法相比于变增益ILC算法和遗忘因子的ILC算法具有更快收敛速度和平稳的收敛过程,能更好实现轨迹的完全跟踪。
摘要:随着售电侧市场逐步发展,需求侧响应(demand response,DR)将成为售电公司实现优化运营收益的重要措施。针对偏差考核处罚严重压缩售电公司运营收益的现状,提出利用负荷柔性可控的DR方案规避售电公司月度结算电量偏差考核风险,从而形成融合DR的运营框架及盈利模型。针对售电公司在规避偏差考核过程中过度补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偏差考核处罚费用和执行DR方案补偿费用的最优收益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和流程。通过仿真算例对比了多种策略的计算结果,证明售电公司通过所提综合收益优化交易策略在当前偏差考核机制下可以获得最优的运营收益。
摘要:目前,传统电力施工现场的管理还不够完善,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往往不能及时被发现,进而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可视化电力工程管控系统,可以对各种复杂环境下的电力施工现场实现视频监控,应对管控目标中出现的安全风险。系统由置于可视化安全帽上的数据采集前端、无线传输通道、后台监控中心3部分组成。采用卫星定位技术对施工区域设置电子围栏,确保施工现场准确定位;分析研究了工地护栏摆放、安全帽佩戴及视觉测量等风险管控目标的自动识别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