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双壁钢围堰是一种常用的水下基础施工临时结构,其封底混凝土厚度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围堰的受力性能、安全性、经济性和施工效率。以湖南省平益高速南阳湘江特大桥为依托,基于弹性力学圆形薄板理论,并结合相应规范中钢围堰设计基本规定,提出了一种“∞”字型双壁钢围堰封底混凝土厚度计算方法,给出了封底混凝土设计参考公式,最后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验证了计算公式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确定“∞”字型双壁钢围堰封底混凝土的合理厚度,为深水基础的双壁钢围堰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依据。
摘要:环湖公路是湖泊型城市全域旅游产业发展的骨架,承载着交通、经济、生态、旅游、防汛、文化等复合功能,对应环湖公路的规划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目前环湖公路功能定位单一,环湖公路规划设计研究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的问题,参考国内外环湖公路相关案例,结合实践经验,提出环湖公路的复合功能定位、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全域旅游视角审视并确定环湖公路系统模式结构,进而以湘潭水府示范区环湖公路规划设计为例,统筹考虑区域交通、城镇体系、产业布局、生态环保、旅游空间营造等影响因素,建构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环湖公路规划设计方案。对类似环湖公路规划设计项目的开展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摘要:为研究大跨变截面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PC)组合箱梁顶板在车轮局部荷载作用下的横向受力问题,结合2座桥例,分别建立全桥实体有限元模型;选择纵向3个典型截面,建立与之匹配和考虑有效分布宽度的平面框架模型;依据实体模型中顶板控制截面的横向应力影响线进行空间实体模型和平面框架模型的横向最不利加载,获得控制截面的最大横向拉应力及其沿纵向的变化规律,并对比了2种模型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对于顶板悬臂根部截面和腹板内侧截面,框架法与实体有限元法计算结果吻合良好;对于顶板跨中截面,腹板间距较大时,框架法的计算值偏于保守,设计中需对框架法的计算值进行适当折减;随着加载位置由跨中向支点移动,顶板跨中截面的横向应力峰值逐渐减小,悬臂根部截面和腹板内侧截面的横向应力峰值有增大趋势;有无横隔板对桥面板的横向受力影响很小,顶板跨中截面的横向应力值随波形钢腹板线刚度的增加线性减小。
摘要:砂纹淤泥质土是夹有微薄层粉细砂层的洞庭湖特有的湖相沉积软土,具有淤泥质土中夹1~2 mm厚微薄砂层的独特构造。为探明其矿物组成和工程性质,通过采用微区X射线衍射试验、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强度试验、慢速固结试验等开展了研究工作。结果表明砂纹淤泥质土具有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的矿物组成和强度指标较一般软土偏高,水平向渗透系数显著大于垂直向渗透系数,各向异性比达到10倍以上,湿密度低、含水率高、孔隙比大、液限和塑限低、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高的工程特征。
摘要:岩体力学参数的选取具有较大的繁冗性或主观性,在工程实践中具有较大的弊端。结合HoekBrown经验强度准则及区间数学理论对岩体力学参数区间量化,该法以区间值表示边坡的稳定性状况,可体现稳定性的不确定性。以湖南319国道泸溪段滑坡为例,采用极限平衡法与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分析,表明该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为加固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摘要:为提高钢-混组合梁桥负弯矩区混凝土桥面板的抗裂性并简化现场施工工艺,提出新型钢-混组合梁桥负弯矩区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接缝方案。以湖南省某桥为工程背景,进行1∶2缩尺模型抗弯试验研究;编制截面弯矩-曲率关系MATLAB程序,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该程序可用于计算UHPC覆盖下的普通混凝土(NC)中钢筋应力;对现有NC裂缝宽度规范公式进行修正,提出考虑UHPC约束作用的组合梁负弯矩区NC最大裂缝宽度的建议公式;讨论钢-混组合梁桥负弯矩区UHPC湿接缝合理的纵桥向长度,分析UHPC层厚度及层内配筋对抗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型UHPC接缝方案的抗裂性能和抗弯承载能力均满足工程要求,且接缝节点强度高于非接缝区预制部分强度;负弯矩作用下,试件沿梁高的应变较好地满足平截面假定,钢梁与混凝土板及UHPC与NC间的层间滑移量均较小;UHPC裂缝呈现“多而细”的特征,而NC裂缝呈现“少而宽”的特征,预制部分混凝土顶面最先开裂,之后UHPCNC交界面、UHPC顶面、UHPC覆盖下的NC侧面依次出现裂缝;对于负弯矩区采用UHPC接缝的中小跨径钢-混组合连续梁桥,UHPC层的纵桥向长度宜为20%标准跨径,UHPC层厚度可根据实际工程设计要求确定,增大桥面板内钢筋直径可以提高负弯矩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摘要:侧向约束桩桩身弯矩问题比较复杂,该文采用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含桩地基重复加卸载过程中侧向约束桩桩身弯矩特性,结果表明:①含桩地基重复加、卸载过程中,侧向约束桩桩身弯矩沿深度先增大、后减小,有1个峰值(首次加载有2个峰值),峰值出现在0.37倍埋置桩长附近;②桩身弯矩随含桩地基加、卸载而相应增、减。重复加、卸载到相同荷载时,桩身弯矩随加、卸载次数增加而减小;③首次加载达到P—S曲线拐点荷载时,弯矩增长缓慢,第2~4次加载到P—S曲线拐点荷载的前级荷载时,弯矩增长缓慢。说明加载到一定程度时,桩间土作用恒定,桩体作用逐渐发挥,桩体抑制了侧向约束桩弯矩的增长。侧向约束桩弯矩受含桩地基桩间土控制。试验结果为含桩地基侧向约束桩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摘要:作为工程领域的新兴技术和工具,BIM技术为桥梁工程设计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化与三维化手段。在设计阶段,桥梁工程BIM技术应用主要涵盖方案汇报、参数化调整、工程量统计、设计复核、正向出图、有限元分析等应用。以长沙香炉洲大桥为依托,秉持客观务实的应用理念,伴随项目设计过程开展了造型设计、景观风貌评审、设计校核、工程量统计等一系列应用。前后迭代模型及输出成果达十余版次,形成了BIM模型报告、碰撞检测报告、设计校核报告等成果文件,对各BIM技术应用点进行了实践与剖析。通过项目实践,总结了一条注重实效的桥梁工程设计阶段BIM技术应用路线。
摘要:针对采用传统的确定性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滑裂面抗剪强度参数反演分析所需滑坡断面不少于两个的不足,基于概率可靠度理论,提出了一种结合Excel数据表和极限分析上限法的滑坡强度参数反演新方法。依托湘西朱雀洞特大滑坡进行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结合Excel数据表法和极限分析上限法反演得到的滑裂面抗剪强度参数与工程现场实测数据吻合良好,验证了新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运用该法反演分析只需一个滑坡断面,可有效解决单一滑裂面抗剪强度参数反演问题,减少了计算工作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摘要:基于系统能耗最小原理的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利用MATLAB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对边坡稳定系数Ncr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法(SQP)进行优化计算,并与枚举法相结合,从而解决SQP算法求解优化解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同时开发了一款简单实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实现了计算结果与临界滑裂破坏面图形的可视化输出。与经典算例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了程序的可靠性。分析了内摩擦角、边坡倾斜角、3个参数对边坡稳定系数Ncr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边坡稳定性系数Ncr对、较为敏感,而对的敏感次之。其次,当、比较接近或在小范围内波动时,对稳定性系数Ncr的影响特别敏感;当、值较小时,滑动面通过坡趾下方,而当值比较大时,滑动面通过坡趾。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