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滁州学院重点教研项目"
44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视图:
排序: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气控制与PLC课程中的应用——以滁州学院为例
收藏 引用
《黑龙江科学》2021年 第17期12卷 28-30页
作者:张银萍 朱双杰 贲宗友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滁州学院为例,论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气控制与PLC课程中的应用。分析了电气控制与PLC课程在滁州学院的开设情况与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介绍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和优势。针对滁州学院2018级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班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收藏 引用
滁州学院学报》2016年 第5期18卷 97-99页
作者:张玲 陶庭婷滁州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 
高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提升是学生应用型能力培养的重要保证。本文分析了滁州学院(以数学与金融学院为例)在学校应用型转型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金融学院学科专业特点,阐述了在软硬件建设、环境建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等方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教学的立体式评价主体模式构建
收藏 引用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年 第2期38卷 71-74页
作者:汤文隽滁州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安徽滁州239000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设计出包括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信息反馈和评价模式。本文主要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实践教学,从评价主体要素出发,以立体式实践教学的设计策略为依据,探索构建出一种立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收藏 引用
滁州学院学报》2022年 第3期24卷 128-131页
作者:韩传强 秦晨晨滁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在新时代,新媒体视域下开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既要精心构思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专题设计、评价体系,也要关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形式及成果展示。同时,思政课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也不可忽视。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功能,助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文科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建设实践探索——以滁州学院为例
收藏 引用
滁州学院学报》2024年 第2期26卷 109-113页
作者:桑利恒 董春丽 张玲滁州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文章以滁州学院为例,探讨新文科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主要从学科交叉设计、人才培养融合和专业创新等三个方面介绍了金融工程专业在新文科背景下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革举措包括优化顶层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跨文化视域下主流媒体CGTN建构国家形象的叙事研究
收藏 引用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年 第6期14卷 142-147页
作者:梁强 姚志英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主流媒体CGTN传播对建构国家形象产生积极影响,能够有效形塑我们的国家形象,有助于提升国家的国际话语权,能够树立更强的国际威望。跨文化视域下主流媒体CGTN建构国家形象面临创意不足导致传播形式内容过于单一、主流媒体CGTN传播的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娱乐文化时代:文学经典缘何低迷失落?——论大学语文教学日益“边缘化”的深层原因及其教改对策
收藏 引用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2年 第8期 71-74,2页
作者:张文杰 江文贵安徽滁州学院(会峰校区)文学院 
随着当下中国市场化、商业化和功利主义大潮的涌来,大学培养体制因专业分科导致了学科之间的互相隔离,重理轻文的现象日益突出,作为人文学科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却越来被边缘化。本来引导学生解读中外文学经典,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伦理品格及其实践策略
收藏 引用
《宜春学院学报》2020年 第4期42卷 112-116页
作者:王彬 李春玲滁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高校教学评价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不仅需要斟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可行性,也要考虑参与评价活动的个体或组织之间行为伦理的合理性、公正性问题。大学作为伦理性实体不仅自身存在着伦理关系,还要以自身伦理的实践为学生和社会起到示范和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师范生最需要什么素养——基于三个专业标准的视角
收藏 引用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 第4期39卷 52-55页
作者:刘雨滁州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师范生核心素养是师范生适应时代需求和支撑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三个专业标准对师范生核心素养的构建具有指导意义,师范生核心素养是对专业标准的凝炼与提升。基于专业标准的师范生核心素养内容框架包括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共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MOOCs课程建设策略
收藏 引用
《计算机教育》2015年 第13期 97-102页
作者:于春燕 陈桂林 郭经华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淡江大学资讯工程系台湾新北25137 
分析MOOCs对高校教学产生的影响,指出应用型高校自己建设MOOCs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基于共建共享的MOOCs课程建设方案,讨论MOOCs在平台、队伍、课程设计、学习评价、实施与推广等方面的基本思路和技术路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