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277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视图:
排序:
客车随机响应计算与车轴疲劳寿命预测
收藏 引用
《铁道学报》1998年 第4期20卷 120-125页
作者:赵文礼 李忠学 赵邦华兰州铁道学院 
将车辆系统在随机轨道谱激励下的动力响应与疲劳强度理论结合起来,以客车及RD3轴为例,进行了客车的随机响应计算与车轴响应谱的建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局部应力应变法和累积损伤理论进行了车轴疲劳寿命估算和可靠性分析,为新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7075-T6铝合金裂纹扩展分析
收藏 引用
《焊接学报》2013年 第2期34卷 5-8,113页
作者:吴圣川 周鑫淼 张卫华 余啸 徐晓波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肥230009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31 
研究了7075-T6铝合金薄板激光复合焊焊接接头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同时通过试验建立了不同热输入与弹性模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并预测了给定热输入下的疲劳寿命.基于改进的Forman公式,提出了一种考虑7075-T6复合焊接头性能差异性、应力强度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7075-T6铝合金疲劳断裂特性
收藏 引用
《焊接学报》2012年 第10期33卷 45-48,115页
作者:吴圣川 徐晓波 张卫华 李正 徐道荣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肥230009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31 
研究激光-电弧复合焊接2 mm板7075-T6铝合金在不同应力比R和应力幅σa下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结果表明,优选的复合焊工艺参数激光功率3 kW、电流110A和焊接速度3 m/min条件下接头和母材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曲线存在交叉现象,即当应力强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车钩缓冲装置对轨道列车碰撞安全性的影响综述
收藏 引用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21年 第1期21卷 233-249页
作者:朱涛 张敬科 吴启凡 吕锐娟 王小瑞 肖守讷 邓永权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31 
从轨道列车车钩缓冲装置功能和失效原理、分类和标准、理论和应用与列车整体碰撞响应4个方面,梳理了近20年车钩缓冲装置在列车碰撞领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总结了4个方面研究的优缺点与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列车碰撞动力学的角度,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波束形成传声器阵列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传感技术学报》2011年 第5期24卷 665-670页
作者:褚志刚 杨洋 蒋忠翰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重庆400044 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上海201804 
基于不同条件下均匀线性阵列的波束形成输出,分析了阵列尺寸、传声器数目、信号频率、阵列张角等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以非规则轮形阵列为例,阐述了平面阵列性能仿真分析方法及过程,并对矩形网格阵列、十字轴阵列、人字形阵列、圆环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测力钢轨轮轨力连续输出算法
收藏 引用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1年 第4期11卷 36-40页
作者:李奕璠 刘建新 王开云 林建辉 王超峰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31 
根据轮轨相互作用特点,利用地面测试数据的信息,采用阈值判断法提取有效的轮轨力数据。设计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算法,用以处理不同测试单元处的轮轨力的非线性关系,用不同车轮不同作用点位置作用下的横、垂向力训练神经网络,实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铁路机车车辆虚拟样机工程研究
收藏 引用
《铁道学报》2005年 第5期27卷 54-60页
作者:闫开印 张卫华 丁国富 王颋 肖世德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31 
针对虚拟样机技术在铁路机车车辆行业的研究状况,分析了铁路机车车辆虚拟样机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给出了实现的框架,并针对基于性能的三维CAD参数化设计、机车车辆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可视拓扑模型的建立及自动求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同气隙高度下高温超导直线电机样机的性能
收藏 引用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3年 第11期42卷 2400-2403页
作者:郑石钧 晏飞翔 李婧 林群煦 陈鑫 郑珺 马光同西南交通大学西南交通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31 
本研究设计制作的高温超导直线同步电机样机中,次级使用由Y-Ba-Cu-O带材绕制成的4个跑道型硅钢芯超导线圈,以传统的铜线绕组作为初级,其中4个次级超导线圈串联并在其背部附加铁轭。通过改变初次级间的气隙,研究了不同气隙高度下该样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轨道交通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21年 第1期21卷 1-35页
作者:赵鑫 温泽峰 王衡禹 陶功权 金学松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31 
系统阐述了轮轨滚动接触疲劳损伤的分类、萌生机理、影响因素、引发后果及常用萌生预测模型等,总结了其复杂性的根源;梳理了中国轨道交通系统近年来发生的各种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的相关研究成果,分别总结了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和地铁等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层动车组车体结构灵敏度研究
收藏 引用
《铁道学报》2017年 第1期39卷 25-32页
作者:张军 王成娟 马纪军 兆文忠大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8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产品技术研究中心河北唐山063035 
车体结构灵敏度为车体结构修改提供依据,是现代车体结构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某双层动车组车体为研究对象,建立车体有限元模型,计算车体模态、应力及变形。以车体底架、侧墙、顶板、端墙等不同部位板厚度参数为设计变量,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