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特色创新项目阶段性成果"
8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共生视域下乡村文化空间形态更新设计研究——以湴湖村乡村文化空间设计为例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城市)》2024年 第4期 1-4页
作者:李凤华 潘学斐广东白云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支撑和引领。以共生理论为基础,通过梳理乡村文化空间形态的作用与价值,分析了当下乡村文化空间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与共生环境的不同类型与特征,并以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湴湖村乡村文化空间的更新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提升审美素养探究
收藏 引用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4年 第4期9卷 58-60页
作者:喻意 刘小莲星海音乐学院510000 
本文围绕中小学生音乐审美素养教学展开论述,探讨如何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积累审美经验、表达审美个人情感的方法和策略,包括从音乐要素入手,促进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建立联觉体验,引导学生积累审美经验;从音乐表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武侠动画影像的考察:以传统艺术的“气韵观”为中心
收藏 引用
《电影文学》2024年 第9期 83-87页
作者:李雷鸣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中国武侠动画影像作为具有中国美学特色的动画类型,深受传统艺术中的“气韵观”影响。这种观念源于中国古典绘画,强调艺术作品应生动富有生命力。在动画影像中,“气韵观”下的动作表现塑造了影片的美学风格。武侠动画影像以艺术之美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课程思政视角的“社会学概论”考核改革实践
收藏 引用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24年 第1期32卷 102-112页
作者:姜梅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北京市100070 
课程思政建设离不开以思政教育为导向的考核改革。“社会学概论”作为社会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其课程思政建设要把握马克思主义主线索,紧密结合学科特点,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以课程考核改革作为发力点,倒逼课程改革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近现代岭南篆刻流派的更迭与发展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7年 第8期 198-199页
作者:邝以明广州市海珠区文物博物管理中心 
一近现代无疑是岭南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最为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自晚清以降广州一口通商所带来的经济勃兴以及近代民主革命的发韧都为岭南文化艺术带来良好的契机。社会剧变促使了艺术语言形式的深层次变革。在"乘帖学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土家族民间工艺圆木造型研究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 第12期37卷 61-65页
作者:田少煦 胡博深圳大学设计传播学院 深圳大学设计传播学院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在地处云贵高原东坡的武陵山区,土家族民间至今保留着一种原始的木工技艺,它因地制宜的取材和简洁质朴的造型让圆木器具保持着天然的地方特色。特别是设计中巧妙利用木材能和力学原理处理构造细节,通过动态测量化解现代高等数学都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图片一代”艺术创新策略的崛起与衰落:以辛迪·雪曼的“社会自拍”为例
收藏 引用
《美术研究》2021年 第5期 108-113页
作者:杨莉莉深圳大学传播学院518006 
文化艺术创新网络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艺术家与艺术资本之间最尖锐的关系。当代艺术家都要获得自身作品的"独特",而这个独特又依赖于文化艺术创新网络"滋养"然后被"识别",成为标志的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视野下的舞蹈创作
收藏 引用
《中国文艺评论》2019年 第2期 71-79页
作者:凌逾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粤港澳大湾区舞蹈文化创意体现在多个方面:舞蹈与岭南传统文化交相辉映,活用海上丝绸之路元素,传统与现代流转协调;不仅开拓形式之新,还拓展思想之深,舞文跨界,内外兼生。大湾区舞文艺术将更加立足本土,走向海外,兼容并包,跨界共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主副品牌组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探索
收藏 引用
《装饰》2022年 第2期 113-117页
作者:肖静 崔栩 叶建勋广州美术学院 河源市代建局 
以“主副品牌组合”为课题组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是近年来笔者探索的一套教学模式。它从品牌战略、品牌管理中吸收有益成分,以“一个主品牌”与“多个副品牌”组合的模式组织教学。本文对这种模式的缘起、内涵与实施环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篆刻与中国画关系的当代思辨与启示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6年 第1期 91-96,215页
作者:邝以明广州市海珠区文物博物管理中心广东广州510210 
在走向纯粹艺术形式的当代篆刻发展格局中,同属于中国民族意识形态的中国画与篆刻的关系日益密切,两者在相互的影响和作用下,产生了内外的发酵。概而论之,一则篆刻与中国画在技法、品评等层面上的融通;二则(金石)篆刻积淀对当代中国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