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针对高寒环境温度对钢管约束混凝土结构力学行为影响显著的问题,结合热力学理论和极限平衡理论,建立考虑环境温度的钢管约束混凝土短柱承载力理论计算方法,提出“温度附加套箍效应”的概念,并通过开展不同环境温度下的26个钢管约束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试验,验证了所提理论计算方法的准确性,通过解析法系统揭示环境温度对钢管约束混凝土轴压承载力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本文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平均偏差仅2.0%,标准差为0.06,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温度附加套箍效应对钢管约束混凝土轴压承载力影响显著,环境温度为-40℃时,温度附加套箍效应对承载力的影响可达到温度附加承载力的34.1%;温度附加套箍效应受环境温度与常温的温差、材料温变弹性模量、泊松比、线膨胀系数及构件径厚比等受多因素综合影响,基于本文理论对量化环境温度对钢管约束混凝土承载力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高寒地区钢管约束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综合考虑温度附加套箍效应和温致材料特性变异对结构力学行为的影响。
摘要:为了研究高速列车过站时对大跨度柔性雨棚产生的振动影响,评估车站雨棚在长期服役过程中可能因疲劳导致的结构失效风险。通过探究列车风压对雨棚结构的振动响应,以列车高速通过邻线雨棚时产生的气动荷载作为输入,并依据受力情况确定结构关键构件后,对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以结构极限安全寿命为依据,确定极限疲劳寿命情况下的雨棚振动限值。研究结果表明:列车过站产生的风压荷载随着列车速度的不断增加而变大,列车风致振动响应主要集中在跨中和大跨径处;以关键构件梁柱结合部在服役期间的寿命为依据,选用雨棚柱顶的振动速度为指标,拟定邻线雨棚结构的振动限值为11.47 mm/s。研究结果可为高速列车客站雨棚的安全设计提供参考。
摘要:【目的】相变储热技术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能源存储与管理技术之一,对实现能源综合梯度利用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水合盐基无机复合相变材料在能源存储和热管理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通过分析材料物性特征及其在电池热管理领域应用情况,明确其在物性改良以及应用层面面临的技术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为推动水合盐基无机复合相变材料的应用提供思路。【方法】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水合盐相变材料的研究成果,讨论了添加剂改性、合理封装等方法对水合盐相变材料的过冷、相分离和液相泄漏等固有缺陷的改善效果,以及对相变温度、潜热、热导率等热物性和热循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改性技术明显改善了水合盐相变材料的固有缺陷,显著提高了材料的热导率和热循环稳定性。此外,水合盐基无机复合相变材料在锂离子电池热管理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显著降低了电池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从而提升了电池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结论】水合盐基无机复合相变材料的大规模应用仍面临材料热稳定性和成本等挑战,未来研究应进一步优化这些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开发新型封装材料和添加剂,以全面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特别是在锂离子电池热管理方面,应加强材料热物性特征与电池电化学性能的耦合研究,为设计高效、安全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提供充足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摘要:铜渣选尾料是铜冶炼炉渣经过选矿工艺处理后产出的尾料,其中赋存丰富的Fe、Ni、Cu、Cr等有价金属。以回转窑还原焙烧后得到的铜渣选尾料金属化球团为研究对象,采用80 kVA交流电炉进行熔分实验,研究了额定工况下还原剂、助熔剂、沉降时间等不同工艺条件对Fe、Ni、Cu等金属回收率的影响,以及金属化球团熔分过程主要元素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经回转窑还原得到的铜渣选尾料金属化球团在1530℃、熔剂率18%、沉降时间30 min工艺条件下进行电炉熔分可有效回收铁、铜等有价金属,获得高品位铁合金产品,Fe回收率达95%以上,镍、铜回收率分别达到38%和71%。元素走向分析表明,S、Pb、As等杂质元素会不同程度进入合金。
摘要:如何从富铁镍渣中高效提铁是该资源综合再利用的关键。本文采用焦炭和烟煤作为还原剂,对镍渣进行直接还原提铁试验研究,对比两种还原剂在镍渣还原过程中产生有效还原介质的差异,借助热力学软件对不同还原介质的还原能力进行热力学分析,然后通过试验及表征研究两种还原剂对镍渣还原过程金属化率变化及微观结构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煤含有的高挥发分会产生CO-H_(2)混合的还原介质,而焦炭则主要以CO还原介质为主;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CO-H_(2)混合气对铁氧化物的还原能力优于纯CO。镍渣还原焙烧试验结果显示,使用烟煤作为还原剂,1 300℃下还原20 min,镍渣球团的金属化率可达90.20%;而采用焦炭作为还原剂时其金属化率仅达到72.97%,烟煤对镍渣的还原能力优于焦炭。
摘要:为了研究环境温度对钢管混凝土轴压承载力的影响特征。开展不同环境温度下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试验,探究环境温度对钢管混凝土轴压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基于极限平衡法,推导考虑环境温度影响的钢管混凝土轴压承载力理论计算公式,并通过试验验证其精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对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影响显著,环境温度由20℃降至-40℃时,试件承载力最大提升了34.3%;所提考虑环境温度影响的钢管混凝土轴压承载力理论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相对误差小于10%,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可为高寒大温差地区钢管约束混凝土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摘要:研究了KFC热轧合金带坯在锻轧工艺制备异型铜带过程中,通过冷锻、在线退火和轧制等工艺处理后内部组织的演变规律,并采用金相显微镜、电导率测试仪、维氏硬度仪及拉伸试验等检测了产品的综合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带坯在冷锻加工率为69.45%时,带材薄料区域处晶粒不断细化,内部产生大量位错带,加工硬化作用显著,带材的强度、硬度增大。对锻轧材料进行固溶退火处理后,晶粒不断加粗,且部分FeCu_(4)固溶物质转变为Fe相的Cu相。经过锻轧复合加工,材料的总形变量为74.79%,其抗拉强度和硬度由热轧态的289 MPa和65.3HV提升至336 MPa和112HV,电导率由85.12%IACS提升至89.23%,折弯次数在5次以上,展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
摘要:该文采用MAGMA铸造仿真软件模拟了K418高温合金增压器涡轮精密铸造工艺,研究了合金液在浇铸过程中的流体温度场、凝固过程中的液相温度场等,然后结合模拟结果试制了增压器涡轮,并对其进行了金相组织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底浇式浇铸系统并将浇注温度设定为1550℃,可以保证合金液具备良好的充型能力;铸件的凝固顺序为:叶片边缘-叶片-叶片轴心-浇冒口-冒口中心,可以保证涡轮零件实现良好成型,并且缩松等缺陷可能出现的位置位于冒口区域;涡轮叶片组织致密,无明显缺陷,叶片位置由柱状晶和细小等轴晶组成,根部及轴心部位为排列整齐的等轴晶。所设计的浇注系统和浇铸温度等工艺合理,可作为实际生产的指导方案。
摘要:世界卫生事件冲击本国对外贸易,设计对策以实现国家贸易恢复,是减轻事件拖累、提振国民经济的关键。论文基于国际贸易风险管理理论建立世界卫生事件后国家贸易恢复对策理论框架,比较了五次世界卫生事件后的国家贸易恢复对策,提出了贸易恢复对策设计思路。伴随贸易风险由单一向多维转变,贸易恢复前期以短期政策为主,保持贸易开放;恢复中后期以中长期政策为主,防范贸易摩擦,适时进入贸易正常化。在时间、空间和主体维度上,应实现应急式单一贸易恢复对策设计向储备式综合和长效贸易恢复对策设计转变。本文研究结论对于完善我国应对世界卫生事件后贸易恢复对策具有启发意义。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