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根据新修改《档案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档案服务企业所受行政处罚决定应在社会层面公开。引入这一制度,能够发挥监督档案执法活动、预防档案违法风险、惩戒档案违法行为等多重功能。根据其具有影响档案服务企业利益的制裁属性,以及由档案主管部门负责实施的权力属性,档案处罚决定的公开,不应归类为政府信息公开这一事实行为或行政处罚这一法律行为,而是作为一项独立规制措施。在此性质定位下,需要为公开档案处罚决定配置以控权为底色的制度内容,明确“以不公开为原则、公开为例外”的基本立场,并设计相应的判定标准、技术要点、程序规范等具体规则。
摘要:[目的]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是目前氢能输送的主要方式,随着氢气的掺入,天然气管道内流体的黏度降低,导致湍流生成和发展变得更加复杂。[方法]为了准确预测氢气与天然气掺混后气体的流动特性,提出了一种将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 LES)与舒曼(Schumann)模型耦合的LES-Schumann模型。该模型采用LES分析大尺度涡流特征,同时用Schumann模型捕捉流动不稳定引起的小尺度湍流变化,从而弥补了LES在小尺度湍流建模中的不足。采用LES-Schumann模型对不同掺氢比下的管道混合气体流动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密度、体积分数、湍流黏度、压力等参数的变化,探讨了掺氢比对气体流动、湍流特性及氢脆敏感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LES-Schumann模型能够精确预测氢气与天然气掺混后气体的流动特性,其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平均误差仅为3.422%,验证了该模型在模拟氢气与天然气掺混流动中的高可靠性。随着掺氢比的增加,管道内混合气体的密度逐渐降低,氢气的体积分数增大,管道压力也显著上升,尤其在氢气与天然气的混合起始位置,湍流黏度达到最高值,湍流现象最为剧烈。掺氢比对掺混气体混合均匀性、氢脆敏感性系数的影响呈非线性变化。当掺氢比为20%时,气体混合均匀性最佳,其氢脆敏感性系数仅比掺氢比10%工况下增加0.41%,氢脆化风险较低;当掺氢比增至30%时,气体混合均匀性下降,氢脆化风险随之增加。[结论]LES-Schumann模型可用于预测不同掺氢比下氢气与天然气掺混后气体流动特性,揭示其氢脆化风险。20%的掺氢比能够保证氢气与天然气掺混均匀性最佳,并有效控制由氢气与天然气掺混引起的压力升高、湍流黏度增加及氢脆化风险等潜在问题。研究成果为掺氢天然气管道的优化设计与运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摘要: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资源型城市作为肩负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重要主体,是“双碳”目标关键的一环。已有资源型城市碳排放研究暂未考虑资源型城市所处阶段与具体类型,研究视角较少考虑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作用。文章在采用排放因子法测算2010—2022年徐州市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的基础上,构建STIRPAT扩展模型深入研究资源再生型城市碳排放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徐州市碳排放总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碳排放强度呈现整体下降趋势;(2)人均总收入、路网密度、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对碳排放量的增加有促进作用,人口密度、城镇化率对碳排放量有抑制作用;(3)从徐州市碳减排路径来看,产业结构与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建设用地和交通道路网是资源型城市低碳建设过程中重要碳排放监测内容和实现碳减排的重要突破口。
摘要:为提高电喷雾发射极的离子液传输效率,使用电沉积方法在发射极微锥阵列结构表面制备ZnO纳米线覆层形成多维复合结构,以改善其润湿性能。首先,通过电化学测试扫描了ZnO沉积过程中的线性伏安曲线,寻找合适的沉积电位范围;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沉积电位和沉积时间对ZnO形貌的影响,并分析了六亚甲基四胺(hexamethylenetetramine,HMT)对ZnO纳米线形貌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当沉积电位为-2 V、沉积时间为3 h时,可获得良好的六方纤锌矿晶体结构ZnO纳米线;前驱溶液中六水合硝酸锌与HMT物质的量比为0.00625∶0.003125时,HMT可显著抑制ZnO纳米线非极性面的生长。使用上述工艺参数制备出的ZnO纳米线覆层与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1-ethyl-3-methylimidazolium tetrafluoroborate,EMI-BF4)离子液体接触时所形成的接触角接近0°,能有效提高电喷雾发射极表面的离子液体润湿性。ZnO纳米线覆层的电沉积制备工艺可为离子液体电喷雾推力器的设计与改进提供重要的参考。
摘要:定子电励磁型磁通切换(stator electrical excitation flux-switching,SEEFS)电机由于其定、转子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调速范围宽,振动噪声小等优点而逐渐被应用到电动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以混合动力汽车车载低压直流辅助发电系统为背景,基于24/14极SEEFS电机提出了一种针对定子电励磁型同步磁阻(stator electrical excitation synchronous reluctance,SEESR)电机绕组构成原则的通用分析方法——虚拟绕组磁链法,该方法在SEEFS电机每个定子齿上补充一套辅助分析的虚拟绕组,通过对各个虚拟绕组磁链的分析,归类和组合,准确构成设计所需的三相或多相绕组;此方法可以针对任意极槽配合以及任意励磁绕组排布方式的SEESR电机进行分析,并得出其相应的绕组构成形式。同时,针对低压直流应用场合,采用了一种具有非平行齿槽的电机优化模型,该模型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有限元分析和样机实验证明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摘要:电动舵机是制导炮弹等飞行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刷直流电机作为其主要执行机构,是一种多变量、非线性以及强耦合的复杂系统。为了获得良好的控制性能,研究并设计一种基于速度环模糊参数自适应PID算法。分析弹载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和运行特性并搭建其控制仿真模型;设计模糊系统,以参考转速与反馈转速的偏差以及偏差变化率作为输入,以参考电流值作为模糊系统的输出,比较电机控制速度环分别使用传统PI、PID与模糊参数自适应PID算法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糊参数自适应PID算法使得电机在阶跃响应下的上升时间仅约为5 ms,几乎无超调;对于正弦波以及斜坡函数同样具有良好的跟踪效果,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且运行稳定。
摘要:在矢量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中,通常需要利用位置传感器来反馈转子的转速和位置信息。然而,安装位置传感器会带来机械结构增大和密封性下降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滑模观测器被引入永磁同步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中,但会导致观测信息出现抖动现象。为此,设计了一种改进的滑模观测器,通过改写传统滑模观测器的控制方程,结合设计的自适应速率,取代低通滤波器,从而提高反电动势的估计精度。此外,使用双曲正切函数替代符号函数,以减轻滑模观测器的抖动问题,并用锁相环技术代替反正切函数,以减少估计误差和相位延迟。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基于静止坐标系的系统仿真模型,验证了控制系统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使转子转速误差降低了33%,转子位置误差降低了50%。
摘要:为了满足先进加力燃烧室对于值班火焰稳定器工作可靠性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带气冷结构的壁式火焰稳定器,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冷却孔角度对壁式火焰稳定器流场特性及壁温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气冷壁式火焰稳定器可以有效抑制冷侧转角处的流动分离,避免热侧高温燃气通过冷却孔倒流进冷侧;通过调节稳定器斜板和后板上的开孔角度α和β,可以得到不同流场结构;当α>90°或β>90°时,凹腔内出现顺时针旋转的旋涡,主回流区变小;当α=30°和β=30°时,气冷结构对流场影响最小,随着α或β增加,流场变化越来越大;当α=90°和β=150°时,壁式稳定器的冷却效果最好。
摘要:为提升某商用车最大转矩点工况下的散热能力,利用CFD技术对机舱流场特性和冷却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仿真结果与风洞试验对比分析,验证了网格尺寸和模型的可靠性。针对散热器上部和左右侧出现的热风回流现象,在原机标配护风圈的基础上,增添了导流罩,并基于CFD技术结合试验设计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仿真结果显示,加装导流罩后热风回流量大幅降低,并伴随冷却风量稍有提升。最后进行热平衡道路试验。结果表明:最大转矩工况下,加装导流罩后许用极限环境温度提升3.4℃,验证了导流罩的有效性。
摘要:在电池管理系统中,二阶Thevenin等效电路模型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锂离子电池模型,合理的RC环节可以准确地描述电池的动态特性。电池模型的具体参数一般通过递推最小二乘法(recursive least square,RLS)在特定工况下辨识得到。直接采用RLS算法进行参数辨识通常无法得到2个有效的RC环节参数,使得电池模型精度与适用性存在一定局限性。针对该问题,文中设计一种新型复合参数辨识工况,并基于此工况提出一种融合约束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用于电池建模。该方案同时参考2种具有代表性的工况数据,可同时获得SOC-OCV曲线及各荷电状态(stateofcharge,SOC)下电池模型的参数。经验证,该方案构造的电池模型在全SOC周期内,对不同电流的工况适应性较强,SOC估算精度较高。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