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本文应用铅离子印迹膜和设计的滤除装置,对沼液Pb(Ⅱ)进行滤除实验。研究了渗析时间(t)、跨膜压差(ΔP)、搅拌速率(ω)三因素对铅离子通量和去除率的影响,并应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对滤除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与吸附剂吸附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因素对沼液中Pb(Ⅱ)去除率的影响顺序为:搅拌速率>跨膜压差>渗析时间。该装置的最佳滤除工艺参数为:搅拌速率=70 r/min、ΔP=0.20 MPa、t=50 min,此时沼液中Pb(Ⅱ)去除率达99%,处理后沼液中Pb(Ⅱ)为0.007 mg/L。耦合化学清洗+超声清洗污染后的铅离子印迹膜,铅离子通量基本恢复到新膜的通量(平均恢复率达98%),提升了铅离子印迹膜再生利用水平。该滤除工艺克服了吸附剂吸附法的不足,为沼液安全肥用提供一种新工艺和新技术。
摘要:为了研究莲蓬壳在肉羊中的饲料化利用,本试验测定分析了莲蓬壳的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并开展了莲蓬壳在不同品种肉羊体内的消化代谢试验。体内消化代谢试验采用两因素3×4随机区组设计,两因素分别为肉羊品种(湖羊、努比亚山羊和福清山羊)和莲蓬壳替代基础饲粮比例(0、20%、40%和60%)。每个肉羊品种选择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7~8月龄羯羊1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每只试验羊单独圈养于自制消化代谢笼),分别饲喂基础饲粮(精粗比3∶7)和3种试验饲粮(以20%、40%和60%莲蓬壳替代基础饲粮),采用全收粪尿法测定饲粮中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并计算3种试验饲粮中莲蓬壳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有效能值。结果显示:1)莲蓬壳的总能(GE)、消化能(DE)、代谢能(ME)以及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木质素(ADL)、粗灰分(Ash)、钙(Ca)和磷(P)[干物质(DM)基础]含量分别为16.95 MJ/kg、7.86 MJ/kg、6.45 MJ/kg、8.00%、10.00 g/kg、73.25%、53.00%、24.72%、6.20%、0.41%和0.15%。2)肉羊品种对饲粮中DM、GE和ADF的表观消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5)。3)除莲蓬壳替代比例对莲蓬壳中ADF的表观消化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5)。4)肉羊品种对粪氮、沉积氮、氮沉积率和氮生物学价值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努比亚山羊的沉积氮均显著高于湖羊和福清山羊(P<0.05);莲蓬壳替代比例对粪氮、沉积氮和氮沉积率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对尿氮和氮生物学价值存在显著影响(P<0.05),以20%替代组的氮生物学价值最高,其次为40%替代组,两者均显著高于60%替代组(P<0.05);两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尿氮存在显著影响(P<0.05)。5)莲蓬壳的粗饲料分级指数(GI)值为0.69,属于第5级。基于本研究结果,莲蓬壳可以作为肉羊粗饲料进行利用,但其ADL含量较高,粗饲料GI值偏低,在肉羊饲粮中配比不宜超过40%;肉羊对莲蓬壳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受肉羊品种及其替代饲粮比例的影响较小;在饲喂相同营养水平饲粮条件下,努比亚山羊对饲粮中各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优于湖羊和福清山羊。
摘要:为了提高青贮笋壳在肉羊中的利用效率,本研究测定分析了青贮笋壳的常规营养成分,并开展了其在湖羊、努比亚山羊和福清山羊3个肉羊品种上的体内消化代谢试验。试验采用两因素3×4随机区组设计,3个品种肉羊(湖羊、努比亚山羊和福清山羊)分别选取体况良好的7月龄左右生长期羯羊12只,体重分别为(22.18±1.13)kg、(30.32±1.17)kg和(17.09±0.91)kg;将每个品种的12只肉羊随机分为4个处理,分别饲喂基础饲粮(AC)以及以20%(A20)、40%(A40)或60%(A60)青贮笋壳替代基础饲粮的试验饲粮,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全收粪、尿法测定饲粮中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总能(GE)、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全肠道表观消化率,分析不同青贮笋壳替代比例对3个品种肉羊氮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影响,并根据替代法原理计算不同青贮笋壳替代比例饲粮中青贮笋壳相应营养物质的全肠道表观消化率和有效能值。结果表明:1)青贮笋壳(DM基础)的GE、CP、粗脂肪(EE)、NDF、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粗灰分(Ash)、钙(Ca)和磷(P)含量分别为16.99 MJ/kg、9.89%、11.00 g/kg、64.07%、36.01%、5.44%、6.10%、12.30 mg/kg和0.14%,在不同品种肉羊中的消化能(DE)和代谢能(ME)估测值分别为6.01~9.33 MJ/kg和4.93~7.65 MJ/kg。2)肉羊品种对饲粮中DM、OM、GE的全肠道表观消化率以及粪氮、沉积氮、氮沉积率和氮生物学价值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5)。综上所述,青贮笋壳具有CP含量较高、NDF含量适中、ADF和ADL含量低的特点,是肉羊营养价值较高的植物性非常规饲料资源;不同肉羊品种对青贮笋壳的利用率存在差异,在不同品种肉羊生产中利用时,需要优化饲粮配比,提高利用效率。
摘要:【目的】为开发高效的芥菜Brassicajuncea.分子标记。【方法】本研究通过对芥菜转录组测序的信息搜索SSR位点并分析其分布特点,应用Primer 3.0软件设计SSR引物,随机选择50对引物扩增44份芥菜种质,检测其多态性。【结果】芥菜转录组测序共获得55636条unigene,全部序列有48193376 bp;有7834条unigene包含SSR的序列,从中鉴定出9526个SSR位点,其中有1371条序列包含1个以上SSR,复合SSR有572个,SSR发生频率为14.08%。优势重复基序为三核苷酸和二核苷酸,分别占总SSR的51.12%和41.91%。二核苷酸重复基元中以AG/CT为优势重复基元,占总位点的34.74%,三核苷酸重复基元以AAG/CTT为主,占总位点的18.30%。共设计出21282对SSR引物,随机选择50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其中41对扩增出清晰可重复的预期条带,17对(占34%)在44份芥菜种质中表现出多态性。应用UPGMA得到将44份供试材料分为4大类聚类图,可准确地体现了芥菜种质材料的关系。【结论】根据芥菜转录组数据能开发出类型丰富、效率较高的SSR标记,为芥菜亲缘关系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等提供更可靠的标记。
摘要:山羊支原体山羊亚种(Mcc)是引起传染性无乳症(CA)的主要病原之一。为建立一种准确、快速、高通量的Mcc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Mcc ATCC27343株MCAP_0033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各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基于Mcc California Kid株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特异性检测Mcc,与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绵羊肺炎支原体、精氨酸支原体、牛支原体、大肠杆菌、巴氏杆菌、莱氏无胆甾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曼氏杆菌、伪结核棒状杆菌等羊常见病原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强;该方法对Mcc的检测限为10拷贝/μL,敏感性较高,而常规PCR检测限仅为104拷贝/μL;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重复性较好。利用该方法对47份肺脏组织样品进行检测,同时利用PCR方法和支原体分离鉴定法进行检测。结果3种方法均未检出Mcc,与福建省未有该病发生的报道一致。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Mcc的快速检测。本研究首次建立的Mcc 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为Mcc感染的早期快速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摘要: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是提高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q RT-PCR)准确性的重要条件。18S r RNA基因表达范围广、表达量恒定,常作为内参基因应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中。为了获得丝瓜18S r RNA基因,并设计合适的荧光定量PCR内参引物,解决丝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中无内参基因的现状,通过PCR和序列测定,首次克隆到了丝瓜的18S r RNA基因序列,其长度为1 862 bp,Gen Bank登录号为KM656452。在此基础上设计1对荧光定量PCR引物,该引物特异性强,扩增效率高,在丝瓜各生长发育阶段及各种非生物胁迫条件下均能稳定表达,适合在丝瓜基因表达研究中作为内参基因。该研究结果可为开展丝瓜重要功能基因的表达模式和调控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摘要:为了提高发酵豆渣在肉用山羊中的利用效率,本研究测定分析了发酵豆渣的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并开展了其在不同肉用山羊品种的消化代谢试验。试验以山羊品种和发酵豆渣添加水平为分析因素,采用双因素3×4随机区组设计,选取体况良好3个品种肉羊[努比亚山羊,体重(15.40±1.23)kg;闽东山羊,体重(15.38±1.32)kg;福清山羊,体重(15.46±1.27)kg]生长期羯羊各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各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CON组)以及添加10%(FSR10组)、20%(FSR20组)和30%发酵豆渣(FSR30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7 d。结果表明:1)发酵豆渣的总能(GE)为16.07 MJ/kg,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灰分(Ash)、钙和磷含量分别为17.06%、52.81%、24.10%、3.40%、0.44%和0.18%。2)山羊品种和发酵豆渣添加水平的交互作用对干物质采食量(DMI)、平均日增重(ADG)、始重(IBW)和末重(FBW)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而山羊品种和发酵豆渣添加水平均显著影响DMI和ADG(P0.05);发酵豆渣添加水平显著影响DM、OM、CP、GE、NDF和ADF的全肠道表观消化率(P0.05)。FSR10组的氮利用效率优于其他各组,闽东山羊对饲粮中氮利用效率优于福清山羊和努比亚山羊。由此可见,山羊品种和发酵豆渣添加水平均能影响发酵豆渣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在体重一致的条件下,闽东山羊对发酵豆渣的氮消化利用能力优于努比亚山羊;育肥山羊饲粮中发酵豆渣的添加水平以10%~20%为宜。
摘要: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大球盖菇粗多糖提取工艺。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作为影响大球盖菇粗多糖得率的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因素与水平,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工艺条件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球盖菇粗多糖水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20min、料液比1:25(g/mL),大球盖菇粗多糖的得率达到7.614%。
摘要: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绵羊肺炎支原体(Mo)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Mo Y-98株(KR021380.1)黏附素基因p113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针对Mo的TaqMan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特异性检测Mo,对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莱氏无胆甾原体及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RFV)等羊常见病原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最低检测限为10拷贝/μL;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采用该方法对96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Mo的阳性率为67.7%(65/96),比常规PCR法及支原体分离鉴定法更加敏感。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Mo 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以用于Mo的准确快速检测及羊支原体性肺炎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摘要:【目的】利用建立的多效唑诱导中国水仙的SSH文库,克隆中国水仙NtCCHC锌指基因的cDNA序列,进行原核表达,为深入研究NtCCHC锌指基因在中国水仙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Trizol法提取多效唑处理后的中国水仙叶片总RNA,反转录成cDNA后,根据已知的CCHC锌指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基因克隆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诱导表达。【结果】克隆一段810bp的cDNA编码区序列,编码269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与多个物种的CCHC基因存在着较高的同源性,命名为NtCCHC。该基因能成功在p GEX-4T-3原核表达载体上实现诱导表达,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NtCCHC与中国莲遗传距离最近。【结论】克隆了中国水仙NtCCHC基因序列,并成功诱导表达。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