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当液氨管道处于事故泄漏、停输超压或计划维护等情况时,可采用泄放的方式对管内液氨进行泄压回收。由于氨的高体积膨胀性,其泄放过程的节流效应会导致管内温度骤降,加剧管道受冷收缩和脆性断裂的风险。针对目前液氨管道泄放特性研究不足,参考国内外相关设计和运行参数,建立液氨管道泄放仿真模型,探讨管长、管径和操作条件(温度、压力)影响下的泄放特征参数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管道长度减小,泄放初期管内压降和温降增大,泄放过程压力和温度随时间下降幅度增加;随着管径减小,泄放口初始压力和温度下降幅度增大,泄放时间和泄放最低温度减小;管道运行压力对整体泄放过程影响较小;管道运行温度越低,泄放口初始温降越大,泄放所需时间越长。研究成果将为液氨管道紧急泄放的安全控制和应急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摘要:设计了以吡啶基噻唑为荧光基团,二甲基硫代磷酰氯为氟离子(F-)识别基团的荧光探针P1。该探针与F-结合后,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黄色,在365 nm紫外灯照射下颜色由蓝色变为绿色,能够实现对F-的裸眼识别。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探针与F-作用后,在399 nm处的强荧光峰明显减弱,表明该探针是“关闭型”荧光探针。该探针用于检测F-,荧光强度与F-浓度在10~180μmol/L范围内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抗干扰性。
摘要:在网管系统的开发中引入开放实现与反射技术,实现了网络管理系统在功能、管理协议和信息模型等几个方面的运行时动态扩充.所设计和实现的可扩充网管系统是基于Java Reflection的.
摘要:本文对钙钛矿型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CFs)和金属-空气电池中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制备钙钛矿型氧化物的方法有很多,包括盐分解法、固相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反微乳法和模板法等。不同的制备方法可以得到各种形貌的钙钛矿型氧化物,如纳米立方体、纳米管、纳米棒、纳米片、纳米纤维和介孔结构。本文总结了这些制备方法的优点、缺点以及其适用的范围。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钙钛矿型氧化物广泛应用于电极材料中。在SOCF中,重点介绍了阴极、阳极和电解质的研究现状,从电极材料的设计出发,比较了它们用于不同电极材料时的稳定性、电导率以及电催化活性,指出不足之处;在空气电极中,主要讨论了影响钙钛矿型氧化物氧的析出/还原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因素。最后对钙钛矿型氧化物今后研究的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
摘要:建立了以具有废气循环的并流回转干燥系统年总费用为目标函数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用遗传算法与菲波那契法求解数学模型,实现湿空气出口温度与废气循环比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采用部分废气循环并进行优化设计是干燥系统节能中非常重要的措施。对湿空气出口温度和废气循环比进行优化设计,比无废气循环的常规设计节省年总费用20.8%,比循环比为0.2时的常规设计节省年总费用14.3%。
摘要:主要阐述异地协同设计的核心问题是构造能解决三维数据访问、传输和修改,实现数据在不同级别共享的设计平台。从体系结构、设计信息共享、决策支持中心以及信息集成等几方面综述了异地协同设计技术的研究现状;对以上几类技术的构架、应用范围和特点进行了对比,最后提出了展望。
摘要: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ll cell,MFC)是利用微生物作为生物催化剂将碳水化合物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针对MFC输出电压低、功率小、内阻大的特点,该文研制了一种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功能的能量收集电路和两级升压电路;基于MSP430和CC2500芯片设计了环境温度传感系统。测试结果表明,MFC的输出电压维持在316~390 mV范围内,实现了最大输出功率的跟踪,MPPT电路和升压电路分别输出1.1和3.5 V电压;无线温度传感器以每13 ms的周期将环境温度无线传输到远程终端,验证了环境温度传感系统在最大功率点处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供电工作的可行性,可为实现MFC主动式能量收集提供参考。
摘要:磨削液在输送过程中的压力一般要求为0.2~0.4 MPa,过高会导致刀具磨损过快,过低则不能有效冲走磨屑.为达到磨削液供给压力的恒定,需要一个恒压供给系统.本系统应用"PLC+变频器"来实现磨削液的变频恒压供给:PLC实现对泵的轮换,以及泵的工频/变频转换等过程的自动控制;变频器则利用其内置的参数调整功能,与外部设置的压力传感器的反馈组成一个自适应的PID闭环控制回路,实现对水泵电机的变频调速.现场运行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变频器内部的P2280和P2285参数,使P2280=5,P2285=10,本系统可实现供水压力在0.3~0.33MPa范围内的变频恒压供水,其压力变化可稳定在-5%~+5%的范围之内.目前该系统已经稳定运行超过3a,能满足磨床对磨削液压力的需求.
摘要:结合亚单层的有机发光技术,制备了一种多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结构为ITO/m-MTDATA(50nm)/C545T(0.05nm)/DPVBi(d nm)/DCM2(0.05nm)/Alq(60nm)/LiF(1nm)/Al.荧光材料C545T和DCM2以亚单层的方式插入DPVBi前后,通过改变DPVBi的厚度,观察器件性能的变化,当DPVBi为4nm时,器件在4V电压下最大发光效率是4.19cd/A,在13V电压下最大亮度是17050cd/m2.分析对比了四种不同厚度器件的电流密度-电压曲线、亮度-电压曲线、电致发光光谱图和色坐标,发现选择合适厚度的激子阻挡层,可以得到效率较高的器件.激子阻挡层一般选择载流子传输能力较差,HOMO能级较低的材料.所得结果对有机发光器件尤其是采用亚单层有机白光器件的设计和制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摘要:金银花是清热解毒必备良药,市面上金银花来源复杂,最著名的山东平邑产金银花在市场上常遭造假。已有的鉴别方法大多耗时长、成本高且操作复杂,亟需一种快速高效的金银花产地溯源方法。针对应用在金银花鉴别中的近红外光谱(NIRS)数据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鉴别模型存在参数量过大、模型效率过于低下、计算复杂度高,同时易产生过拟合问题,对传统1D-CNN结构作出改进。使用效率较高的VD(Very Deep)结构替代传统1D-CNN中隐含层结构,并针对NIRS数据适应性改进,使其可直接应用于一维NIRS数据。改进分为三步:(1)将特征层的设计转为2个约束优化设计:第一约束条件设每个卷积层C值(卷积核与感受野的大小比值)为1/6,可提高网络模型效率;第二约束条件取顶层感受野大小为数据向量大小,实现更深层数据特征提取,并减小过拟合。(2)通过降采样把特征层输出特征向量缩小至较小的尺寸;(3)使用两个1×5大小的卷积层和一个带有Dropout的池化层将数据大小降采样到只有一个矢量的向量替代分类作用的全连接层,进而减小参数量。采集河南、山东、河北、重庆主要产地出产的金银花为样品500份。测试光谱范围908~1 676 nm,采用KS法对样品集预处理,并用shuffle算法完成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划分,构建基于改进1D-VD-CNN与近红外光谱的金银花产地鉴别模型。结果表明,1D-VD-CNN训练集与测试集准确率均达到100%,损失值收敛为0.001附近。与传统1D-CNN模型相比,1D-VD-CNN模型的训练集与测试集准确率分别提升为约0.5%与1.4%,参数量和FLOPs分别减少近1 M(兆)和20 M(兆)。与原始光谱数据分析法和PLS-DA法对比分析,表明1D-VD-CNN模型对金银花近红外光谱分类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识别性能。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