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引入开放式设计思想,使得数据仓库集成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该集成环境架构在.NET平台上,采用组件开发技术,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
摘要:单因素法考察了水解时间、温度、酸浓度以及料液比对木糖、阿拉伯糖、乙酸浓度的影响,并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了麦糟水解条件,确定了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100.4mgH2SO4/g干麦糟,温度138℃,料液比1∶6(w/v),时间270min。
摘要:基于球面螺旋曲面的成形与运动特性,运用微分几何学对球体上的球面螺旋曲线和球面螺旋曲面进行描述和数学模型构建.提出一种球面螺旋面与滑块相啮合的滑块式球面螺旋副,对其进行啮合面的摩擦力和自锁特性研究,设计一种运用此球面螺旋面副的夹紧机构.结果表明:该机构结构紧凑、动作灵活、运动安全可靠,并能对多种不同尺寸的物体进行精准和可靠装夹.
摘要:提出了一个基于CORBA中间件的分布式多层异构数据库信息共享结构模型,在该模型中将数据库的访问集成到CORBA中间件中,并重点提出了一种对数据库的操纵以及应用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连接的优化策略和设计方法;笔者采用Java和CORBA技术结合的方法构建分布式异构系统,以解决系统的通信及交互性、安全性、扩展性问题,从而实现了一个不依赖于表示层编程语言的透明访问机制.
摘要:评述了分别以生产合成天然气甲烷(美国Exxson加压流化床)、中热值煤气(加拿大UBC加压喷动流化床和韩国KAIST常压导流管内循环流化床)、工业燃料气(中国福州大学常压"气化-煅烧"集成流化床)为目标的四种不同类型催化气化PDU实验结果及工艺过程的对比,指出应尽快建立燃煤自供热的流化床催化气化PDU装置,为实际工程放大设计提供有效信息.鉴于工业燃料气和合成气的广阔市场需求,优先开展"催化气化-灰渣煅烧"CGAC集成工艺专利技术研发,可望推进催化气化的实际工业化进程.
摘要:设计合成了苯甲酰氨基脲、硫脲衍生物 ,并用1HNMR波谱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初步生物活性实验表明 ,该类分子对小麦幼苗根和芽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摘要:随着手持移动设备使用的增加,液晶显示器驱动芯片的功耗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减少芯片功耗已经成为设计的重点。设计一款适用于小尺寸液晶显示器的驱动芯片,采用rail-to-rail缓冲放大器和电荷共享技术的列驱动缓冲输出电路。设计中采用rail-to-rail缓冲放大器适应驱动电路的电压极性特点,可以很好地减少静态功耗;并且充分利用了点反转驱动方法相邻行和列电压极性均不相同的特点,采用了一种新的电荷共享技术,使其相邻的行和列相互充电,使动态功耗在理论上减少到原来的25%。
摘要:作为轻型复合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的第Ⅱ部分.对该结构1/2模型进行了拟动力和拟静力试验研究,并对该模型进行了空间有限元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对结构模型的滞回曲线、位移反应、基底剪力反应规律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空间有限元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可用于该结构的抗震设计;由于结构刚度较大,周期较小,随着裂缝的出现和开展,结构的刚度会逐渐减小,周期会逐渐加大,渐渐接近场地土的卓越周期而产生共振现象,因此,对刚度较大的结构抗震设计时,避开场地土的卓越周期非常必要.
摘要:针对污水处理过程溶解氧浓度时变设定值难以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溶解氧浓度的神经网络预测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过程通用机理模型基础上,利用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采用递推学习更新模式,通过三层BP神经网络训练出系统神经网络逼近模型.然后,设计满足出水水质指标的溶解氧约束预测控制器.在考虑溶解氧测量白噪音干扰和进水流量发生阶跃变化情况下,将所设计的控制器用于污水处理溶解氧浓度的时变设定值跟踪控制.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器相比,神经网络预测控制器能够显著提高溶解氧跟踪控制性能,具有更好的自适应性和抗干扰能力.
摘要: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是近年中国各地大规模流行的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疾病的主要病原,本研究针对GenBank中登录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气溶素基因(hlyA)、溶血素基因(aerA)以及为气单胞菌属所特有的内参照基因16S rRNA保守区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进行多重PCR反应体系优化,多重PCR产物的测序鉴定与特异性和敏感性实验,试图建立一种检测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对8株嗜水气单胞菌、16株相关菌株进行多重PCR检测,结果显示,非致病性分离株均未扩增出毒力基因hlyA和aerA,而致病性分离株则至少含有hlyA基因;对40份送检的水产动物样品进行多重PCR检测,结果与常规微生物学检测符合率为97.5%。多重PCR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最低可检测模板量为10 ng的样品。该方法的建立对水产动物嗜水气单胞菌病的快速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的调查有重要意义。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