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科技部973项目"
127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视图:
排序:
应用于航空领域的金属高性能增材制造技术
收藏 引用
《中国材料进展》2015年 第9期34卷 684-688,658页
作者:林鑫 黄卫东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2 
金属高性能增材制造技术主要包含以激光立体成形技术为代表的同步送粉(送丝)高能束(激光、电子束、电弧等)熔覆技术和以选区激光熔化技术为代表的粉末床成形技术两个技术方向,可以实现复杂金属构件的无模具、快速、自由实体近净成形,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人为本的柴油机工作过程可视化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内燃机》2006年 第5期22卷 9-11页
作者:金娜 郭晓平 任艳芳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以科学计算可视化为指导思想,采用MVC风格体系结构作为系统的框架,对柴油机缸内燃烧数值模拟所获的计算结果进行实时可视化研究。通过调用可视化软件Tecplot对模拟计算所获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利用VisualBasic开发图形显示系统,达到9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康滇地轴基底IOCG铜铁矿床中岩浆岩的成矿及找矿指示意义
收藏 引用
《矿物学报》2015年 第S1期35卷 156-157页
作者:宋昊 倪师军 张成江 徐争启 宋世伟 汪德文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51 
研究区属于传统的扬子西南缘"康滇地轴"铜矿带,是我国著名铜多金属矿床集中区和铜产区之一,其中拉拉铜矿床、大红山、迤纳厂、岔河铁铜多金属矿床可以作为一类,而且是扬子地块西南缘下元古界铜铁多金属矿床的典型代表,对该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Ⅰ、Ⅱ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氯乙烯作业工人DNA损伤的关系研究
收藏 引用
《卫生研究》2009年 第1期38卷 7-11页
作者:冀芳 朱守民 孙品 王威 李俊 柴尚健 夏昭林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教研室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的探讨Ⅰ相、Ⅱ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氯乙烯(VCM)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系。方法应用彗星实验测定87名VCM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情况,并采用病例-对照设计,按彗星发生率将工人分为DNA损伤组和对照组。用PCR-RFLP...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改造thrL前导调控元件获取不同灵敏度苏氨酸感应器
收藏 引用
《生物技术》2016年 第4期26卷 372-379页
作者:刘仲祥 郑阳阳 陈涛 马红武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天津300308 
[的]构建不同灵敏度的苏氨酸感应器,以报告基因的表达表征苏氨酸的变化。[方法]通过克隆苏氨酸操纵子thrL前导调控元件,并与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fp偶联构建在高拷贝质粒p LX07上,转化进大肠杆菌DH5α;之后又通过设计引物进行PCR改变thr...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悬架橡胶衬套各向静刚度特性测量装置的设计开发
收藏 引用
《机电一体化》2013年 第12期19卷 52-57页
作者:陈辛波 王磊 赵萍萍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上海201804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上海201804 
汽车悬架系统常用各种不同类型和功能的橡胶衬套支承元件,其静刚度特性对悬架的弹性运动性能及规律影响很大。该文以橡胶衬套为研究对象,设计开发了一套简易的测量装置及夹具用于实测橡胶衬套的各向静刚度特性,包括径向、轴向、扭转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本底调查信息系统
收藏 引用
《遥感技术与应用》2010年 第5期25卷 725-732页
作者:史健宗 南卓铜 石伟 王亮绪 张秀敏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研究站甘肃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全面系统了解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本底资源,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科学研究有重要意义,也为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生态和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性科学数据。正在执行的科技部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本底调查"将产出数量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飞机蒙皮拉形模拓扑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与制造》2012年 第1期 7-9页
作者:王浩 张卫红 朱继宏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西安710072 
将拓扑优化技术应用于大型飞机蒙皮拉形模的轻量化问题,可以解决传统拉形模设计中刚度与重量之间的矛盾。应用ABAQUS软件进行蒙皮拉形的非线性数值模拟,可以获取拉形模工作面的载荷数据。根据载荷数据选取的典型工况及给定的材料属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下连续开采技术的动力学原理及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煤炭工程》2022年 第1期54卷 1-10页
作者:乔建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100876 
为了解决地下开采留设煤柱带来的回采率与离散位移致灾等问题,提出了将井田内工作面之间保护煤柱、末采大巷或上山保护煤柱一并采出的连续开采新思路。在全面分析现有工作面间无煤柱开采技术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工作面推进方向上工作面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FRP加固多区域局损伤钢压杆的动力稳定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科学》2018年 第5期34卷 100-106,130页
作者:李斌 罗华 李传习 刘伶俐湖南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湖南岳阳414000 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湖南长沙410076 
为了研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加固多区域局损伤钢压杆的动力稳定性,在充分计入任意多区域局损伤对钢压杆整体刚度和单位分布质量的贡献以及对动力稳定性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依赖于损伤单元单位分布质量和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