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由于大量采用各种容错技术,复杂航空航天系统具有动态随机性故障,已不再适合采用基于静态故障机理的传统故障诊断策略设计方法对其进行机内测试(BIT)设计。为此,以动态故障树模型为基础,综合考虑可靠性和测试费用等因素,提出了一种面向复杂容错系统的BIT诊断策略设计新方法。引入费用诊断重要度(CDIF)来衡量测试费用对BIT故障诊断的影响,结合独立子树、二元决策图和Markov链对动态故障树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据此构建出基于最小割集(MCS)/最小顺序割集(MCSS)和CDIF的BIT诊断决策树。在某容错电子系统BIT设计中的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工程实用性,与基于AO*搜索和基于贪婪算法的两种诊断策略设计方法比较可知该方法的计算复杂度更小。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Curvelet变换的合成孔径雷达(SAR)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设计了一种有效抑制噪声并充分保留源图像重要特征的融合规则。采用偏差指数、相关系数及等效视数指标对融合效果进行评价。实验证明,该方法明显优于基于小波和Ridgelet变换的融合方法。
摘要:双耳听音环境仿真是设计和评价建筑或舱内声场的重要技术手段。为考虑人体生理差异对仿真效果的影响,在测量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和一种优选的数据库匹配方法获取与听者生理参数相匹配的个人化头相关脉冲响应,再结合由软件计算得到的声场脉冲响应以及声源干信号完成双耳听觉仿真,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摘要:在基于NP的网络处理系统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交互信息。不同的信息分组具有不同的重要性,某些重要分组若得不到及时处理会导致系统和网络行为的紊乱,因此需要降低分组经历的时延,且越重要的分组经历的时延应该越小。从控制层面操作系统的角度来看,这要求分组处理进程的调度属性应该与所处理分组的属性关联起来。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组属性的进程调度策略,给出了有关设计与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摘要:根据锥束CT序列图像各向同性及缺陷实体在序列图像层间位移和变化较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合锥束CT序列图像的三维缺陷检测方法。首先结合多目标跟踪思想,利用三维连通区域标记算法提取三维缺陷实体,并建立缺陷对应关系哈希表,以解决缺陷检测中目标轨迹的分叉;然后根据噪声目标的固有特性,对虚假缺陷信息进行有效删除,最终可获得真实缺陷目标实体,缺陷提取精度可达到像素。通过对空心涡轮叶片蜡模锥束CT图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地提取有较强噪声影响的序列图像的三维缺陷。
摘要:根据锥束CT射束硬化机理,提出一种实际扫描与仿真投影相结合的锥束CT射束硬化校正新方法。该方法从实际重建的零件序列切片图像中提取轮廓点集,然后采用初始-精确两步配准算法配准测量点集和CAD模型,并对配准后的CAD模型进行投影仿真,得到射线在各成像点上穿越零件的长度,最后采用新的指数函数拟合长度-灰度曲线并据此校正射束硬化伪影。仿真与实际校正结果均表明,该方法可基本消除射束硬化伪影且简单实用。
摘要:提出了一种同时包含物体内部材料分布和表面几何信息的数字样品概念,研究并实现了基于锥束CT图像的数字样品建模方法。在材料建模方面,根据材料识别提出了一种计算材料相分布的方法;在几何建模方面,针对锥束CT图像的特点,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局部结构重构和整体拓扑重构相结合的三维物体表面重构新方法。实验表明,该研究为三维物体内部结构和表面信息的测量重构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新建模方法和实现技术。
摘要:基于WinSNMP规范设计并实现了基于SNMP协议的代理路由信息读取系统,为网络管理功能的具体实现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最后给出了运行结果,包括路由表和当前流量等动态信息。
摘要:根据锥束CT图像的特点,通过获取切片图像中的灰度拓扑结构,将整幅图像中的低对比度分割问题转化为在局部拓扑结构中的较高对比度分割问题。然后针对每个拓扑结构,根据设置的2个阈值和4个检测模板,判断当前模板区域是缺陷区域、噪声区域或者背景材质区域,并将4个方向的检测结果相加得到该拓扑结构的检测结果,最终的检测结果为各拓扑结构的检测结果之和。对空心涡轮叶片蜡模锥束CT图像的实验表明,该算法可有效提取低对比度缺陷信息。
摘要:预测和健康状态管理(PHM)技术是一种先进测试、维修技术,更是一种全面的故障检测、隔离和预测及状态管理技术。PHM技术正在成为新一代武器装备设计和使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论文首先综述了PHM技术的内涵、功能、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PHM技术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然后介绍了PHM技术的应用现状,最后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国防工业的借鉴意义。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