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西南交通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
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主客观综合评估的高速卫生列车工业设计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2022年 第12期39卷 140-146页
作者:赵毅 吴永萌 王敏茹 支锦亦 李运明 向泽锐西南交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1731 西南交通大学人机环境系统设计研究所四川成都611731 西部战区总医院卫勤部医疗管理科四川成都610083 
卫生列车的工业设计与其效能发挥和综合水平提升密切相关,鉴于高速卫生列车工业设计和评估的复杂性,梳理了我国卫生列车研究现状,提出了任务功能、车厢布局、人机工效和风格形象4个工业设计要素;通过分析车厢人-机-环境关系的适配性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唐家山堰塞湖库区马铃岩滑坡地震复活效应及其稳定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 第6期28卷 1270-1278页
作者:胡卸文 黄润秋 朱海勇 吕小平 章璇 施裕兵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灾害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72 
马铃岩滑坡位于唐家山堰塞湖内上游约4 km的通口河左岸,在堰塞湖抢险过程中备受关注。在对滑坡基本地质条件和地震前、后变形破坏迹象现场地质调查基础上,对震后、尤其是唐家山堰塞湖形成后滑坡稳定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计算。计算结果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唐家山堰塞湖库区(北川~禹里段)地震地质灾害触发效应研究
收藏 引用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年 第3期41卷 63-71页
作者:胡卸文 朱海勇 吕小平 黄润秋 章璇 陈世勇 施裕兵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灾害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地质工程处四川成都610072 
"5.12"大地震具有震级高、破坏性强、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特点。通过地震前后对唐家山堰塞湖库区为中心的沿通口河北川~禹里段地震地质灾害现场地质调查,显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数量分别由地震前的5、3、0变为地震后的7、51、10个(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唐家山堰塞湖大水沟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堵江危害性评价
收藏 引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 第4期28卷 850-858页
作者:胡卸文 吕小平 黄润秋 施裕兵 刘娟 李仰波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灾害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72 
大水沟位于唐家山上游侧,"5.12"地震前为一条小山洪冲沟,震后由于沟域内崩塌、滑坡发育,形成极为丰富的松散物源,具备发生泥石流的所有条件,也成为唐家山堰塞湖成功泄水处理后,仍对堰塞湖正常利用起控制作用的严重地质灾害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唐家山滑坡堵江机制及堰塞坝溃坝模式分析
收藏 引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 第1期28卷 181-189页
作者:胡卸文 黄润秋 施裕兵 吕小平 朱海勇 汪雪瑞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灾害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地质工程分院四川成都610072 
在对唐家山滑坡及其堰塞坝现场进行详尽地质调查结果基础上,结合早期(地震前)资料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该滑坡形成及堵江过程可概括为:顺层岸坡结构地震诱发→滑坡体前缘剪切、后缘拉裂→高速下滑、形成气浪、前缘刨蚀河床、对岸阻化隆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垃圾填埋场中硝酸还原酶测定条件优化
收藏 引用
《环境工程学报》2009年 第2期3卷 340-342页
作者:韩云平 邱忠平 杨立中 周俊强西南交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成都610031 
作为垃圾填埋场中氮素转化的关键酶之一,硝酸还原酶在填埋场氮素转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的垃圾样品为研究对象,以土壤酶学测定方法为基础,对填埋场中硝酸还原酶的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填埋场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时变网络环境下城市应急救援路径优化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应用》2011年 第A1期31卷 125-128页
作者:范文璟 马祖军西南交通大学物流学院成都610031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都610031 
针对时变网络环境下城市应急救援路径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城市路段行驶时间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了跨越多个时段的行驶问题,并且符合网络路径中的先进先出(FIFO)原则。对最优路径的选择,设计了一种改进遗传算法(GA)进行求解。在该算法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超声疲劳试验机控制系统的开发
收藏 引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年 第1期24卷 23-25页
作者:罗双双 王弘 戴振羽 叶献辉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四川成都610031 
介绍了超声疲劳试验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应用自主设计的数据采集卡和VisualC++6.0编译器,开发了一套可视化的应用程序,实现了智能控制。经长时间的试验检验,控制系统运行良好,满足了超声疲劳试验机的使用要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