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为了提升信息接入容量和信号收发质量,异构无源光接入网络中的远端基站单元越来越趋于微型化和密集化。光纤传能(PWoF)技术通过光纤将能量输送至远端单元,有望成为接入端供电的首选方案。在无源光接入网络中集成PWoF技术,可在单根光纤上同时传输信息与能量,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综述了在无源光接入网络中应用不同波分复用、空分复用结构的PWoF方案,并比较分析了各技术方案的应用特点、实现功能和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PWoF在其演进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以及前景展望。
摘要:目的提高创意设计效率,提高模块化设计精细度。方法以打印机产品造型创意为例,通过对产品构造的系统分析,从用户关注的视角进行功能的模块化定义,通过初步的造型组合快速获得了不同的产品布局基础方案,根据方案的特征差异性,设定特征点,给予不同的权重阈值,赋予不同的形态离散权利,从简化的2维角度,改变权值较大灵活度更好的特征点,给予移动变化空间,获得基于同一基础方案的不同精细化造型,最后利于工业设计快速设计表现方法,表达出精细化的造型创意草案。结果获得了更为细致明确的外观造型草案。结论通过特征点赋权的模块化创意,有效引导了从模糊到精细的造型创意过程,为后期方案设计提供更多有效的选择方向,为汽车造型、大型设备等各类复杂产品提供设计参考。
摘要:目的提高大型复杂构造产品在概念设计的可控性与创意效率,探索从功能分析到创意的迭代过程。方法依据产品功能布局与各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进行功能模块化定义的条件与原理,从不同功能层进行功能分解,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开功能示意,梳理模块化概念设计的基本过程;以一款平地机产品为例,对其驾驶舱、动力舱、车身、作业模块等功能区分及布列进行规划分析,形成不同的划分组合,提供不同的造型选择,利用工业设计的创意方法,在此基础上展开外观造型创意,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创意方案的设计表达,最后基于方案的效果进行概念化设计评价。结果完成该产品的概念设计,验证模块化功能分解的效果。结论在概念设计阶段,模块化的功能分解方法有效引导了设计团队的创意方向,为大型复杂产品提供了创意设计参考。
摘要:为避免大跨连续刚构桥过度下挠及其危害,以主跨330m的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为背景,研究有效控制该类桥梁过度下挠的技术措施。该桥通过采用钢-混组合结构体系降低恒载弯曲效应;通过设置体外索主动控制梁体的下挠;通过采取合理的预应力度和布置形式优化梁体受力;并结合应用恰当的徐变理论和参数以及通过加强混凝土养护等多种技术措施综合并用。通过与该桥多年实测的下挠数据及规律的对比,验证所采用技术措施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大跨连续刚构桥的设计提出了选择优良的结构体系、体外索主动控制下挠、优化预应力配置、保证工期及加强养护等有效的技术措施以避免梁体发生过度下挠的建议。
摘要:利用微机控制力学试验机和SAEU2S数字声发射系统对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单轴受压声发射试验,研究了混凝土试件破裂全过程的声发射特征,重点探讨了频谱特征、能量变化、声发射事件计数率等与试件失稳破损过程各阶段的对应关系.试验表明混凝土试件的失稳破坏并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内部显微裂纹扩展形成更大的宏观裂纹,并最终贯通导致破坏的过程.声发射事件伴随试件受力压密与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及裂纹贯通破损的全过程,在不同阶段具有显著不同特征.以此为判据,设计了混凝土工程稳定性声发射预警试验系统,验证表明该系统能够反映出混凝土工程失稳情况,及时准确发出预警信息.
摘要:渝东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层理发育,采取该地区露头岩样,在页岩基础物性测试的基础上,开展了不同层理角度条件下的页岩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岩样单轴受压直至破坏的过程中,随页岩层理倾角的增大,其单轴抗压强度线性增大,夹角在0°~45°范围内时,破坏面延展方向与层理倾角一致,夹角在60°~90°时,仅部分裂缝的展布与层理倾角吻合,主破坏面延展与层理倾角不一致而产生劈裂破坏;岩样的抗拉强度分布在2.872 0~10.490 0 MPa区间内,压入硬度在556.6~1 842.98 MPa范围内,随着层理倾角的变化,抗张和硬度特性都表现出较强的离散性。页岩层理发育对岩石力学性质影响较大,建议在该地区页岩气钻井、压裂改造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页岩力学特征的各向异性。
摘要:景观桥梁具有造型优美、线条独特、可重复性差等特点,传统二维设计难以满足设计生产的需求。BIM技术为设计提供了一个三维数字化平台,可直接用于复杂形体的创意表达和结构优化,其参数化设计手段将桥梁复杂形态通过关键参数控制,以骨架模型驱动桥梁族构件,有效地提高了景观桥梁的设计质量。为探究景观桥梁的BIM设计方法和应用思路,以合川渠江景观大桥为例,结合"R+GH+R"的BIM协同设计平台,建立全桥的整体信息模型,并进行施工全过程的模拟,为景观桥梁的BIM设计和应用实践积累经验。
摘要:建立某国产轿车的整车有限元模型,依据侧碰法规及NVH性能要求对白车身结构进行了多学科集成优化设计。根据侧碰及NVH仿真结果,选取白车身关键零件的板厚及材料为变量,以白车身质量和刚度为目标,以侧碰加速度及侵入量为约束条件,建立了白车身刚度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近似模型及侧碰二阶逐次替换的响应面模型(Stepwise-RSM),利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了多目标优化,在保证了车辆的安全及NVH性能的前提下使白车身质量下降了15.7 kg。
摘要:针对带宽预留型业务提出了一种业务持续时间感知的绿色疏导算法,通过计算不同疏导策略的传输能耗,为业务选择最小能耗疏导策略;为进一步减小网络传输能耗,设计一种灵活触发光路合并操作的机制,该机制能根据光网络中不同光路的拆除时刻在业务传输前确定光路的合并时刻,减少了路由器端口和光收发器数目的使用,增加了光路带宽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时间感知绿色疏导算法能有效降低网络传输能耗.
摘要:对于结构面多而复杂的岩质边坡,其优势结构面的选取与分析是极其重要的工作。传统的结构面组数划分方法比较粗糙,分析结果有很大的主观因素,无法准确地给出结构面的优势产状,使得其结果在实际工程中使用不便。以结构面交线的筛选和分析为突入点,借助于赤平极射投影法,在楔形体滑移分析中首先确定可能的滑移区域,筛选出可能滑移的结构面交线,缩小计算范围,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和有效性检验,根据赤平极射投影分析得到滑移区域的对称轴中心作为初始凝聚点,通过多次迭代计算得到滑移区域内的优势结构面交线。将该方法用于重庆万盛黑山谷的岩质滑坡中,结果表明,将赤平极射投影与K-均值聚类算法相结合,计算得到的优势结构面交线分类合理,结果可靠,可以准确地确定结构面交线的优势产状。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