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阶段性成果"
8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巴迪欧论爱与艺术在世界的“相遇”——一种基于新唯物主义诗学的解读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2024年 第2期044卷 187-197页
作者:谭成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市南岸区400067 
巴迪欧关于爱的理论包含着一个新唯物主义的诗学论题:从偶然范畴出发思考爱与艺术的关系,以及考察两者在世界的“相遇”所具备的真实效应。这个论题的展开涉及对巴迪欧相关论述的整理和阐释,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阐明巴迪欧“爱是两的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巴渝地区老城门建筑艺术研究现状分析
收藏 引用
《艺术市场》2024年 第2期 62-63页
作者:陈绪春 李鑫重庆工商大学现代国际设计艺术学院 四川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从考古、历史文化、建筑保护、文旅开发等角度梳理巴渝地区主要城镇遗存的老城门艺术的研究现状,唤起人们对老城门建筑的保护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的现实意义进行探讨和展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的服装款式图廓特征识别方法
收藏 引用
《毛纺科技》2024年 第7期52卷 116-121页
作者:白雪 曹涵颖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重庆400065 
针对现有服装款式图廓特征识别方法存在特征识别技术复杂和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的服装款式图廓特征识别方法。首先,采用数据增强方法对服装款式图廓类型标签进行分类;其次,通过损失函数计算并确定图廓特征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工智能时代数字人文方法的革命运用——艺术生成与传播的时代问题与挑战
收藏 引用
《艺术传播研究》2024年 第3期 37-48页
作者:郑川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 
数字人文方法曾长期隐而不显地被运用于艺术人文领域;在人工智能时代,数字人文方法以其革命开始呈现为一种“显学”,其表征包括人工智能在艺术价值评估、艺术教育创新、文化传承与交流甚至艺术生产等方面大范围显现其充沛能量,以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文化传播为媒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与国家形象”研讨会综述
收藏 引用
《对外传播》2024年 第4期 65-67页
作者:邹莉 俞洪亮重庆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当前,国际传播面临“西强我弱”的不对等地位,需在多个关键方面加强努力,以重塑和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形象与影响力。首先,在内容设置上,应系统整合中华文化的多元元素,深入挖掘其深厚底蕴,以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普遍价值;其次,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OBE教育理念下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收藏 引用
《教师》2024年 第19期 3-5页
作者:赵军峰 闫金玲新疆财经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12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文章梳理了OBE教育理念、混合式教学与课程思政之间的逻辑关联,提出需要根据OBE教育理念对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展开教学内容设计,对不同方式下实现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主题创作”与“主题展览”笔谈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23年 第1期 20-51页
作者:张冰 杨勇 于有东 祝帅 虞晓勇 宗成振 冉令江 王谦 李阳洪 杨二斌 王子微 朱友舟 李瑞振中央财经大学 《书法》杂志 江西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 中国国家博物馆 山西大学美术学院 山东艺术学院 重庆师范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书法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 
主题创作的边界与方向张冰近年来,中国书协一直致力于充分挖掘利用传统经典,实现书法的创新发展和创造转化。这是当代书法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书法在建设文化强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础。在这一个宏大的体系中,展览机制的改革升级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形态共振:ChatGPT智能“涌现”下人机共同进化探索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 第9期44卷 140-147页
作者:何双百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重庆400031 
随着ChatGPT流行且表现出意想不到的智能“涌现”能力,有必要审慎而充满希冀地重启技术之思。论文首先概述了那些对于技术奇点情景可能实现造成的恐惧心理,选择以人类和人工智能共建和谐未来的积极愿景,而不是技术奇点的情景来思考未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谢赫“六法”对日本江户前期画论“形神观”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3年 第2期 89-94页
作者:杨羽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400031 
谢赫“六法”对日本绘画思想的影响是中国传统绘画东传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课题。文章在梳理日本江户时期在江户、京都两地主流的狩野派、土佐派及圆山派相关画论中对“六法”的见解基础上,探讨了三派画论“六法观”的特征。认为正是江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抗战时期老舍“人名诗”创作考论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年 第9期 32-46页
作者:付冬生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401331 
抗战期间,老舍用人名成诗写景抒情,抒发了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而人名却隐在诗中浑化无痕。他还常与友人通信探讨“抗战人名诗”,成为“抗战人名诗”写作的实际倡导者与推动者。老舍的“抗战人名诗”不仅是抗战艰苦条件下的日常记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