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铁道部科技开发计划项目"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视图:
排序:
铁路桥梁声屏障气动力初步分析
收藏 引用
铁道建筑》2010年 第7期50卷 47-49页
作者:董宇 成志强 朱正清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成都610031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040 
应用商业流体分析软件FLUENT的动网格技术对列车驶过声屏障产生的气动力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声屏障的气动力沿列车运行方向和高度方向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与测试结果的一致性证实了模拟方法的有效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CRTSⅡ型板式轨道台后Π型主端刺锚固结构受力分析
收藏 引用
铁道建筑》2010年 第12期50卷 121-124页
作者:蔡小培 高亮 魏强 曲村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成都610031 
针对新建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台后Π型主端刺锚固结构设计方案的结构特点和传力特性,通过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对锚固结构的设计参数与其力学特性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的锚固结构受力分析方法及受力、变形规律,可供类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建铁路CFG桩桩筏复合地基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铁道建筑》2010年 第9期50卷 89-93页
作者:蒋宗全 赵同生 朱明 马建林 朱浩波中国水电集团北京100048 西南交通大学成都610081 
结合现场试验结果,研究了柔性基础下采用CFG桩桩筏复合地基时的工作性状。试验研究的主要内容为CFG桩桩顶和桩间土的沉降变形、桩顶及桩间土的压力值、地下水位和孔隙水位以及测试点水平位移随深度的变化。该研究成果可为新建铁路路堤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铁路钢桥横向刚度限值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铁道科学》2007年 第3期28卷 34-37页
作者:周智辉 曾庆元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湖南长沙410075 
根据对发生过脱轨事故桥梁的分析,得出桥上列车脱轨的主要原因是桥梁横向刚度不足。多起桥上列车脱轨事故表明:现有铁路钢桥横向刚度限值不能预防列车脱轨,原因是现有桥梁横向刚度限值分析方法不能分析桥上列车走行安全性。基于列车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CRTS Ⅱ型轨道板2×42预制生产线关键技术
收藏 引用
铁道建筑》2010年 第10期50卷 109-113页
作者:付雷锋 马春生 张玉军 许传波 吴建松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固镇轨道板场安徽固镇233700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根据混凝土平板预制构件长线台座法生产经验,生产线最佳长度为120 m,结合CRTSⅡ型轨道板特点提出了42块CRTSⅡ型轨道板生产线设计方案,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受力计算,开展了张拉台座设计;对42块轨道板生产线张拉和放张时模板位移、回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南广铁路西江特大桥有砟轨道静态调整技术
收藏 引用
铁道标准设计》2016年 第10期60卷 40-44页
作者:翟建平南广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南宁530022 
南广铁路西江特大桥主桥结构形式为450 m的钢箱提篮拱桥,针对本桥的结构特点,在轨道静态调整过程中制定有针对性的精调原则,利用精调小车配合全站仪进行轨道数据测量,并制定相应的施工工艺,最终成功完成西江特大桥的轨道精调工作,并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CRTSⅡ型板式轨道铺设自动精调系统及设备研究
收藏 引用
铁道建筑》2010年 第11期50卷 104-107页
作者:赵国堂 蔡弘 李刚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38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2600 
CRTSⅡ型轨道板精调精度是决定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最终精度的重要保证,也是制约Ⅱ型板式轨道施工效率的重要环节。论文介绍了Ⅱ型轨道板精调作业流程,提出了全自动精调系统设计思路,利用原有测量系统,将其测量结果传递到控制系统,由控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气化铁路移动接触网激光防护系统与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铁路》2006年 第10期 65-67页
作者:汪吉健 隋延民 王启华 王东波 田志军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 北京北奥东华激光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北京100081 
我国集装箱中心作业站均建在电力牵引区段,集装箱装卸作业多采用正面吊车。由于线路上空接触网的限制,现场作业区应用移动接触网,省略调机作业过程。为防止装卸过程中撞损接触网,采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光入侵探测器,对吊装机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际动车组网络系统研制
收藏 引用
《机车电传动》2015年 第3期 1-4页
作者:吴冬华 刘泰 王延翠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111 
为保证城际动车组控制的安全可靠性并推进实现列车的智能化,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生产的城际动车组采用了TCN加以太网的网络拓扑形式,以TCN、以太网、车地无线传输为依托,结合故障诊断、大数据处理等技术手段,在保证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青藏铁路无缝线路试验段轨道参数试验
收藏 引用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 第6期2卷 40-42页
作者:张向民 陈秀方 曾志平 易锦 刘玉祥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湖南长沙410075 
青藏铁路在技术可行地段铺设无缝线路,对于提高行车速度、减少线路养护维修、降低运营成本,实现铁道部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详细介绍了道床横、纵向阻力与轨道原始弯曲的试验方法和数据整理分析过程,获得了合理取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