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铁道部重点资助项目"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视图:
排序:
地下隧道变形检测的无线倾角传感器
收藏 引用
《光学精密工程》2013年 第6期21卷 1464-1471页
作者:何斌 纪云 沈润杰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1804 
设计了一种无线倾角传感器来检测地下隧道的结构变形,并研究了该无线倾角传感器所采用的温度补偿和数字滤波算法。首先,根据地下隧道结构特点,结合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给出无线倾角传感器的硬件结构,并描述了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内燃机车司机室吸附式空调器的实验与性能分析
收藏 引用
《太阳能学报》2003年 第1期24卷 32-36页
作者:姜周曙 王如竹 卢允庄 许煜雄 吴静怡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上海200030 
机车司机室吸附式空调器是一种以内燃机排气的余热驱动的空调系统。该系统利用固体吸附式制冷原理 ,分子筛 水作为工质对 ,采用单吸附器结构 ,通过蓄冷器实现向内燃机车司机室连续、稳定地供冷。该文阐述了该空调器的实验方法 ,并对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南京长江大桥动力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桥梁建设》2003年 第4期33卷 23-25,29页
作者:何旭辉 陈政清 黄方林 夏炜 周红青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湖南长沙410075 上海铁路局工务处上海200000 上海铁路局南京长江大桥管理处江苏南京210000 
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首座大型公铁两用桥,已运营30多年,其动力特性可为大桥的安全监测和状态评估提供必要的信息和重要的研究基础。根据南京长江大桥的结构特点,建立了考虑横向联结系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然后采用Ansys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铁车辆刚柔耦合仿真奇异性及其处理对策
收藏 引用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5年 第9期21卷 2458-2466页
作者:朴明伟 杨晶 赵强 丁彦闯 兆文忠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8 
根据ICE3转向架原型的技术创新特点及其局限性,目前高铁运用必须更强调高速列车集成系统的稳定鲁棒性能,特别需要防范侧风稳定性问题及其危害性影响。考虑到高阶模态截取及其残余力对高铁车辆刚柔耦合仿真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奇异系数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同外形列车过隧道实车试验的比较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铁道科学》2008年 第1期29卷 51-55页
作者:刘堂红 田红旗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75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隧道空气动力学问题越来越突出。2005年5月在遂渝线进行了高速列车过隧道试验,对列车和隧道内空气压力变化、隧道内列车风和隧道口微气压波等参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隧道内列车风风速与列车运行速度成线性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年冻土地区隧道排水技术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 第2期1卷 84-87页
作者:王星华 王建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湖南长沙410075 
昆仑山隧道是青臧铁路中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之一 ,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多年冻土地区隧道排水系统的设计关系到隧道的安全运行 ,如果不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正确估算隧道的最大涌水量 ,就不能设计好隧道的有效排水系统 ,就有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利用时间延迟状态反馈实现异步电机的混沌合成
收藏 引用
《信息与控制》2012年 第5期41卷 578-582页
作者:李卫东 唐斌大连交通大学电气信息学院辽宁大连116028 
为了在三相交流异步电机的运行过程中实现混沌合成,采用非线性系统的微分几何理论和时间延迟反馈控制的方法,设计了混沌合成控制器.该控制器通过对三相交流异步电机模型的简化分析,并利用非线性控制理论的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来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能量调节的电液变频速度控制系统
收藏 引用
《农业机械学报》2012年 第4期43卷 197-201页
作者:沈海阔 智少丹 金波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浙江大学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27 
为了克服传统电液变频系统响应速度慢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能量调节的电液变频调速系统,系统中带有能量调节装置,该装置能够在系统减速时吸收多余的能量,而在系统加速时释放储存的能量,从而加快系统响应速度。进行了3种液压调速方式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钢轨型面扩展法的车轮型面设计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2008年 第3期44卷 44-49页
作者:张剑 温泽峰 孙丽萍 金学松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31 大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大连116028 
首先对欧洲国际铁路联盟(Union enternationale des chemins der fer,UIC)高速轮轨型面S1002/UIC60和我国准高速型面LMa/CHN60进行接触几何分析,认为LMa/CHN60型面共形度太低,对钢轨磨损以及滚动接触疲劳极为不利。以改善钢轨的受力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概率寿命相关的铁路车辆轴颈/轴箱轴承的合理设计评价载荷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2015年 第18期51卷 191-197页
作者:杨巨平 赵永翔 蔡慧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成都610031 神华铁路货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36 
合理的设计评价载荷是科学评价轴承设计结果、确保其具有期望可靠性水平的基础。根据轮对各件机械载荷的相关性,建立了来自于标准AAR M 934轴承寿命预测与台架试验、EN 12082轴承台架试验、EN 13979-1中考核车轮设计疲劳强度、EN13103...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