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建立了5×5 Al Ga In P材料LED微阵列的有限元热分析模型,根据计算对模型进行了简化。结果表明,简化模型与原始模型的温度分布规律基本一致,计算得到的两种模型在工作1.5 s时的温度相对误差为0.8%。使用简化模型模拟了含104个单元、尺寸为10 mm×10 mm×100μm的芯片的温度场分布,工作1.5 s时的芯片中心温度已达到360.6℃。为解决其散热问题,设计了两种散热器,并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分析了翅片数量、翅片尺寸、粘结材料对芯片温度的影响。
摘要:以T形接头为研究对象,对其温度场和焊后产生的残余变形进行分析.采用顺序耦合分析方式,对不同材料和结构设计了自适应高温截断方法.基于S355J2G3的材料性质,对截断温度进行阈值优选,建立模拟仿真优劣的评价方式.同时将自适应高温截断策略应用于T形接头算例.结果表明,最优截断温度下的仿真结果与试验值相吻合,确立的评价标准科学合理,提高了位移解的精度并缩短了计算时间,实现了焊接数值模拟的高效性与精确性,并将其扩展应用到如转向架构架侧梁等的大型结构焊接中.
摘要:在保证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的前提下,采用Design-Expert V7软件对厚度为0.8 mm/1.5 mm的SUS301L奥氏体不锈钢激光搭接焊接试验进行设计,并通过优化焊接参数来减少焊缝背面微凸变形。为了获得最佳的激光焊接工艺参数,建立一套与每个焊缝特征相关的焊接参数的数学模型。并通过验证试验检验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其误差范围小于5%,可以被用于后续的优化分析。根据优化方案得到最佳的焊接条件是激光功率、焊接速度、激光入射角度和离焦量分别为3.50~3.79 kW、7.40~8.00 m/min、65°和0 mm。同时,通过试验研究和优化分析得出,离焦量只对最优区域的偏移有影响,对最优区域的宽度影响不大,而激光入射角度对最优区域的偏移和宽度均有较大影响。
摘要:对AlGaInP-LED微型阵列发光单元的内部自发热机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具有回型上电极的发光单元的理论分析与计算,得到了其内量子效率与注入电流的变化关系及器件温度与所加偏压的变化关系。为保证内量子效率取值范围大于85%,得到了器件的最佳工作电流和最佳驱动电压范围以及微阵列各层结构在最佳驱动电压下的热阻分布。通过计算得出器件在2.2 V电压下,从p-n结到外部环境的有效热阻为96.7℃/W。讨论了减小器件热阻的方法,计算得出在理想情况下,添加热沉结构后有效热阻降为30.6℃/W,表明所设计的热沉结构对器件的散热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
摘要: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铒、镱共掺高增益光纤材料,分析了各种组分对氟磷酸盐体系发光性能的影响,制备出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较好(ΔT=141℃)、无析晶、透过率较高的光纤材料。光谱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光纤芯材料具有较高的吸收截面(2.075 pm2)、较高的发射截面(1.11 pm2)、较长的荧光寿命(7.30 ms)和高的增益品质系数(74.099×103pm3),是优良的高增益、宽带宽的光纤放大器增益材料。
摘要:通过直接沉淀法制备氟化钙–氟化钡(CaF2-BaF2)混晶多晶料。采用坩埚下降法,通过设计合理的工艺条件(真空度:10–3Pa,下降速率:0.2~1mm/h;轴向温度梯度:40~70℃/cm;径向温度梯度:50~70℃/cm,降温速率:25℃/h),生长出不同原料配比的CaF2-BaF2混晶。用X射线衍射仪、双折射率仪、红外分光光度计对CaF2-BaF2混晶性能进行表征,并研究其光学性能。结果表明:CaF2-BaF2混晶尺寸为φ20mm×(175~180)mm,晶体透过率为70%~80%,其本征双折射率略低于CaF2单晶。
摘要:针对中国的工业蜂窝型煤产品普遍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等现象,考虑工业蜂窝型煤配方设计时受总量为100%和各因素有不同上下限约束的情况,运用混料回归实验设计中的对称-单纯形设计法,通过回归分析,找到了工业蜂窝型煤质量指标与各组分之间具有高度显著性的回归方程,并筛选出了生产上适用的工业蜂窝型煤优化配比方案。实验研究表明,所得的配比试样具有良好的节能和环保效果。
摘要:将高电压脉冲电场(PEF)技术用于牛骨胶原蛋白的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中心设计法得出提取牛骨胶原蛋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底物质量浓度1.0 g/(100 mL)、胃蛋白酶添加量3%、pH值2.5、场强21.98 kV/cm、脉冲数7,在此条件下,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高达16.21 mg/mL,通过紫外光谱鉴定了所提取的样品为纯胶原蛋白而不含其他杂蛋白。
摘要:为提高虾壳的综合利用效果,该文以虾壳为原料,将高电压脉冲电场(PEF)技术用于壳聚糖的提取研究。与常规加热法和微波法进行了对比试验,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三元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确定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该技术与传统加热和微波法方法相比,具有非热、反应速度快,脱乙酰度高的特点。建立了脉冲数、场强、NaOH质量浓度对脱乙酰度影响的数学模型,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脉冲数10,电场强度20.48kV/cm,NaOH质量分数48.64%,该条件下脱乙酰度达到最大92.32%。因此,利用高电压脉冲电场技术可以快速制备虾壳中的壳聚糖。
摘要:根据甲烷(CH4)分子在中红外波段的吸收特性并利用宽光谱红外热辐射光源(IR55),研制了一种基于中红外吸收光谱技术的双通道差分CH4检测仪。通过对双通道探测器(3.31μm和3.90μm)输出的两路信号进行差分处理,有效抑制了系统噪声。给出了系统的检测原理和结构,表征了光源和探测器的光学特性。为了提高聚光效率并增大光程,设计制作了球面反射镜开放气室,其半径约20cm。配备了16种不同浓度的CH4气体样品,开展了气体标定实验,得到了气体浓度与双通道信号幅值电压的关系表达式。误差实验结果显示,对1 6种气体样品的检测误差小于12.4%。对体积分数为5×10-4的CH4气体样品开展的长达10h的浓度测量实验表明,检测结果的相对波动范围为±10%。对测得的实验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其标准差为2.06×10-5,进而得到该检测仪的检测下限约为6.18×10-5。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