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陕西省社会科学艺术学项目:和谐社会下的陕西艺术价值体系及其战略建构研究"
19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历史记忆的日常生活寓言——以《活着》、《白鹿原》和《丰乳肥臀》为例
收藏 引用
《广东第二师范报》2015年 第4期35卷 76-81页
作者:关峰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活着》是与世界相伴的永恒性思想文本,故事的"寓言"性塑造了打动读者的"时间"形式,其最大魅力在于苦中作乐,在坚韧的态度上讲述土地的广袤和深厚,聆听历史的回声和集体无意识的交响。余华致力于个人的强大,以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变化的寓言——评迟子建长篇小说《群山之巅》
收藏 引用
《哈尔滨师范大社会科学报》2015年 第4期5卷 119-122页
作者:关峰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迟子建写出了静中之动和动中之静,以及动静失衡后的无奈和无助。"静"的意义可在安详、和平和美丽上来理解,正像承载龙盏镇人希望和重托的龙山山顶的土地祠一样。"动"则是一切俗世尘嚣、纷乱、挣扎和罪恶的象征。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周作人与中医存废之争
收藏 引用
《三峡大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 第1期37卷 40-43页
作者:关峰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新派中人激进主义的立场已经超越了单纯利害上的考量,而具有政治和历史的意义。在周作人看来,中西医论争的性质归根结蒂是复古与现代两派的对立与决战。"不想拼命"的心理底线让周作人别转方向,最终纳入复古与维新的框架来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周大新小说的人性书写论隅
收藏 引用
《华北水利水电大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 第4期32卷 124-127页
作者:关峰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周大新"创造出的那个世界"之所以吸引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写活了人心和人性,具体表现在对阴谋的揭示和开掘上。周大新搁置善与美的理想,审视丑恶的合法性,建构人类生存的诗意空间,其"慧眼"不仅在于反了盲目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炉》和《带灯》的乡村书写
收藏 引用
《衡阳师范报》2016年 第2期37卷 64-68页
作者:关峰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如果说《古炉》以事为主,展现了村民群像的话,那么《带灯》更突出了个体的"人",是改革时代的英雄颂歌。贾平凹的乡村"圣像"客观上拉开了与狂热无序的异化环境之间的距离,好像现实社会的镜子,构建了意义生成的张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早期周作人的人道主义思想
收藏 引用
《鲁东大报(哲社会科学版)》2016年 第2期33卷 35-39页
作者:关峰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西安710064 
对奴性的憎恨是周作人人道主义思想的支点,求江南水师堂时的周作人主要是在反抗奴性的人道主义追求上表现出现代精神来。早期周作人对自我和生命的体验酝酿和构筑了他后来人道主义思想的基础形态。周作人人道主义的取向发生了从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间世界的日常生活书写——刘震云新世纪长篇小说综论
收藏 引用
《青海师范大报(哲社会科学版)》2016年 第1期38卷 121-125页
作者:关峰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刘震云的长篇小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考察,即九十年代和新世纪。其小说创作视角往往汇聚在日常生活周围,构建日常生活诗。他并不拘泥于还原现实和重述故事的浮泛观照,而是洞幽烛微的汇聚和提升,写来力透纸背,犀利尖新。刘震云强化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平民·复仇·晦涩——中国现代文关键词三例
收藏 引用
《南都坛(南阳师范院人文社会科学报)》2015年 第3期35卷 49-53页
作者:关峰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中国文的现代变革得益于"写实"的兴起,文进化观、"忠于地"(尼采语)等都是文姿态调整的反映。作为现代思想的结果,人的文的生成极大地解放了文生产力,引领文在回归自身的同时也走进了现代生活的深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洗澡》与杨绛的知识分子批判
收藏 引用
《渤海大报(哲社会科学版)》2015年 第3期37卷 84-88页
作者:关峰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洗澡》堪称《围城》续写,是知识分子改造的审视和反思之作。在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建构上,个人空间始终以和解的方式顽强地表现着自身,改造的最高境界是个人空间行使了公共空间的职能,甚至超越和置换了公共空间。姚宓的意义在于跳出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