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比较艺术学体系研究"阶段成果"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国当代艺术图像的所指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报(美术与设计)》2011年 第5期 102-109页
作者:李倍雷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89 
中国当代艺术通过广泛征用政治性、历史性和消费性的文化符号,通过"叙事"方式将图像的符号隐含其所指,指涉到中国当代文化和历史文化的问题,也包括社会问题,使其中国当代艺术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当下功能。当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比较艺术学中影响论的反思
收藏 引用
艺术学界》2009年 第2期2卷 145-154页
作者:李倍雷 赫云大连大学艺术研究院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经法学院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从20世纪30代开始,中国艺术受到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是巨大的,以主动接受西方写实主义艺术思潮的姿态,来改造中国的艺术。愈往后延伸愈动摇着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根脉,使中西艺术的碰撞、交流不平等。尤其是20世纪80代以来,西方中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走向世界的比较艺术学
收藏 引用
《文化艺术研究2010年 第1期3卷 57-62页
作者:李倍雷 赫云大连大学艺术研究院大连116622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300387 
在世界文化多元共存语境中的不同国别或民族的艺术,面临着需要交流、沟通、理解和相互阐释谋求共同发展的艺术文化问题。无论哪一个国家或民族,它的艺术形态和艺术观念都是构成世界艺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呈开放性的语境中,国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髡残:人、和尚与画家
收藏 引用
《书画艺术2010年 第4期 51-56页
作者:理查德·派克【美】 李倍雷(译) 赫云(校)纽约亚洲艺术协会画廊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不详 
中国画家髡残(1612-1673)是与渐江(弘仁)(1610-1664)、石涛(1642-1707)、朱耷(1626-1705)齐名的17世纪杰出的四大僧人画家之一,人们对后三者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却极少有关于髡残的英文文献研究。要想了解这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屏会棋图》的图像空间——一个可比较的案例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2013年 第2期26卷 83-88页
作者:李倍雷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 
艺术作品图像中的空间关系决定了艺术家对空间的理解和对空间的态。从中西艺术图像中的空间处理方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对空间的不同理解和不同态。中国绘画图式对空间的理解和态,不是以物理的方式去把握的,而是以视觉本能的感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影视艺术中的技术风格——技术时代与后技术时代的比照
收藏 引用
艺术学界》2010年 第1期 29-40页
作者:李倍雷大连大学艺术研究院 
技术时代与后技术时代给影视艺术带来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不指涉文本方面的影响,而是指涉形成影视中新的技术风格的元素。技术风格就是由高科技术系统的服务功能最大化利用于影视中,使其在影视艺术作品经常表现出来的技术品质,并形成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东西方风景画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 第1期4卷 226-241页
作者:Heinrich Gerhard Franz 利光功 河合哲夫 赫云(译) 李倍雷(校)玉川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南京211189 
不同文化圈的美术比较研究,可以使"艺术作品的相互解明"成为最有希望的可能性。当然,比较的方法,并不是把艺术作品的形式现象作为比较的基础,而应该努力选择以艺术作品的中心原理为出发点,比较和探讨东西方风景画的本质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当代艺术与文化形象研究
收藏 引用
《山西大同大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 第1期28卷 8-11,23页
作者:赫云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南京江苏210096 
艺术是文化的反映及其组成部分。中国当代艺术是对当下社会文化、政治等问题的思考、追问和个人生存经验的结果,更是中国文化的当下诉求。然而中国当代艺术是在西方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语境中产生的,或多或少受西方当代思潮的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跨视域的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对话研究
收藏 引用
《新疆艺术学报》2012年 第4期10卷 80-84页
作者:李倍雷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中国当代艺术不仅仅是艺术的问题,在跨视域的视野中更是一个文化问题。中国当代艺术的特征是从传统的"有意味的形式"转入关注意识形态和文化构成的"有意义的形式"。这种转型本身是文化的转型和意识形态的转型,中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画廊与中国当代艺术
收藏 引用
《艺海》2010年 第7期 33-35页
作者:李倍雷大连大学艺术研究院 
中国当代艺术策展人几乎都是从艺术批评家中产生出来的,而艺术批评家作为艺术策展人这个转变过程缘于80艺术批评的运作体制。当时,艺术批评家们基本上都有一个艺术刊物作为自己的批评平台,他们利用艺术期刊进行艺术评论,拥有很大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