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2015年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评估工具设计与矫正措施创新""
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论我国监狱矫正社区矫正互动机制之形塑——以功能主义为分析视角
收藏 引用
《东岳论丛》2016年 第8期37卷 163-169页
作者:张凯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重庆401120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矫正教育系河北保定071000 
随着行刑社会化的推进,监狱矫正社区矫正已成为我国刑罚执行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形塑两者的互动机制是推动我国刑罚执行改革的重要议题。强调系统性及功能承载的功能主义为我们研究刑罚执行体系内的协作互动提供了新思路。监狱矫正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网络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分析与治理策略——基于三十个典型案例统计
收藏 引用
《预防青少犯罪研究2016年 第4期 26-31页
作者:徐伟西南政法大学重庆401120 
当前网络诱发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人数激增、类型多样、危害严重等特点,亟待予以积极治理。采用类型化分析方法,剖析网络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沉疴与症结,阐明网络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与特征,探究网络诱发未成年人犯罪与未成年人身心的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未成年人犯罪刑罚轻缓化之统计分析、效果衡量与实践价值——基于2009-2014数据分析
收藏 引用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6年 第2期25卷 33-37页
作者:徐伟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重庆401120 
我国人民法院贯彻未成年人犯罪刑罚轻缓化的政策,但实践效果如何,学界鲜有实证研究,亟待予以积极探究。对2009~2014我国人民法院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数据的统计与剖析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未成年人犯罪刑罚轻缓化的实证情况,据此可以客观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网络诱发未成年人犯罪之发生机制与治理策略研究——以社会控制理论为视角
收藏 引用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6年 第4期28卷 62-67,85页
作者:徐伟西南政法大学重庆401120 
当前网络诱发未成年人犯罪呈现数量大、类型多、危害重等特点,亟待予以积极治理。以社会控制理论为视角,采用类型化分析方法,思考网络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沉疴与症结,阐明网络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与特征,探究网络诱发未成年人犯罪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困境与出路:我国社区服刑人员帮困扶助工作实证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7年 第6期 107-117页
作者:张凯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社区矫正教研室 
社区矫正是行刑改革的重要举措,帮困扶助是社区矫正的核心要义。预防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实现社区服刑人员良性复归社会、践行刑罚人道主义是开展帮困扶助工作的动力之源。然以往社区矫正帮困扶助措施受重刑主义的影响,执法观念多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