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2015年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成果"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村庄交往空间更新策略——以湖州市吴兴区义皋村为例
收藏 引用
《设计》2018年 第1期31卷 154-155页
作者:叶湄 杨小军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文章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宏观背景,在界定村庄交往空间及其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湖州市吴兴区义皋村村庄交往空间更新的动因,以及空间营造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对其空间节点功能重构、乡村邻里关系重塑、环境关系重视等的相关更新策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乡村建设新途径
收藏 引用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7年 第10期 71-73页
作者:袁政 杨小军浙江理工大学杭州310018 
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永久落户,为周边的传统水乡格局注入新的基因。文章顺应互联网时代下新型乡村建设发展需求,以乌镇横港村作为研究目标,通过对基地深入调研和相关案例研究,尝试从中整合互联网思维与乡村文化、活、农业的发展策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抱团养老模式下的乡村交往空间需求研究
收藏 引用
《特区经济》2018年 第2期 52-53页
作者:叶湄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文章基于乡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宏观背景,就现有乡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供需失衡的原因做出系统分析,总结乡村实行抱团养老模式的意义,并提出抱团养老模式下来自乡村活主体、养老模式建设及村庄发展三方面的对乡村交往空间的更新需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村落建筑遗存保护利用策略探析——以桐庐县深澳村为例
收藏 引用
《设计》2017年 第2期30卷 144-145页
作者:郑朝胜 赵昱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建筑遗存是最能体现传统村落特征的关键要素,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但是,伴随着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传统村落建筑遗存遭受严重破坏。本文以桐庐县深澳村为例,剖析了其建筑遗存保护与利用方法。指出以建筑遗存为脉,促进村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建设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收藏 引用
《现代装饰(理论)》2016年 第11期 57-58页
作者:童珊 聂丽阳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历史文化村落是不可再的文化遗产,但随着新农村的建设,正遭受着持续性消亡。本文将浙江省第一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建设绩效评估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介绍其评估体系的构建方法及演变过程,从而为今后及其他省份地区的评估体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探究桐庐深澳村“云溪深澳里”乡土建筑遗产保护
收藏 引用
《设计》2017年 第1期30卷 154-155页
作者:赵昱 童珊浙江理工大学 
中国的古镇村落分布着多种多样的乡土建筑,这些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保护好这些乡土建筑,避免被淹没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之中,是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杭州桐庐县深澳村"云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桐庐深澳村水系景观文化探微
收藏 引用
《现代装饰(理论)》2016年 第11期 56-页
作者:唐纪成 郑朝胜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深澳村因水而名,可谓我国传统古村落中"先规划后建设"的典范。其多维系统的水系景观形态极具观赏、研究价值。本文探析深澳村水系景观背后蕴含的文化要素。以期促进对其水系景观的保护和发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村落街巷空间的保护研究——以桐庐深澳为例
收藏 引用
《现代装饰(理论)》2016年 第11期 91-页
作者:聂丽阳 唐纪成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街巷空间体现着传统村落的重要特色,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却被严重忽视。本文通过分析传统街巷空间与现代需求的矛盾,以深澳为例总结经验及策略,努力实现旧建筑的再利用与整体环境更新整合的有机结合,引导村落健康发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