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晚明书画消费与文人生活""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晚明艺术观念的美精神
收藏 引用
术界》2017年 第5期 199-209页
作者:吴衍发安徽财经大学文艺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晚明特定的时代赋予其艺术观念以特定的美精神。晚明艺术领域审美意识的大变迁,促使其社会审美趣味趋向世俗与感官享乐,大众审美渐成主流。艺术观念与活动中的主情思潮与浪漫主义精神、个性觉醒与主体意识的高扬以及市民趣味和世俗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吾自适吾适”:论晚明文人艺术观念的悲情色彩
收藏 引用
《阜阳师范报(社会科版)》2017年 第5期 136-142页
作者:吴衍发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吾自适吾适"是对晚明文人艺术功用观念的时代诠释,也是对晚明文人自娱自适艺术人生的形象写照。这种自适艺术观尽管是晚明文人个体生命趋向自娱自适而获解脱的最佳方式,却也无不折射出晚明文人深沉的悲情色彩和强烈的消极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晚明艺术的娱乐功用观念辨析
收藏 引用
《新疆艺术学报》2017年 第3期15卷 114-122页
作者:吴衍发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晚明艺术的娱乐功用观念是在阳明心思潮影响下的晚明文人"师心尚性"的产物,并发展为晚明艺术所共有的功能特征。晚明戏曲或书画艺术晚明文人作为审美游戏的工具,担负着自娱和娱人的双重功能。这表明,晚明文人艺术本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转型期晚明文人心态管窥
收藏 引用
《沧州师范报》2016年 第4期32卷 22-27页
作者:吴衍发安徽财经大学文艺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社会转型期晚明文人的心态主要表现在文人俗化、闲乐自适、任情纵欲和拯世济民等四个方面。晚明文人心态的种种表现,是城市商业繁荣带来的奢侈之风、心启蒙下的文艺思潮和世俗社会追求闲适享乐风气相结合的产物,是晚明文人生活情趣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晚明的情感本性观念考论——基于诗词古文的考察
收藏 引用
《沧州师范报》2018年 第2期34卷 38-42页
作者:吴衍发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晚明各门类艺术都把"情"作为艺术的本质和本源,文亦然。晚明诗词古文中关于艺术情感本性的探讨以及由此而生成的情感论相当丰富。李贽的"童心说"、徐渭的"诗本乎情"说、公安派的"性灵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师古崇雅”与“师心尚俗”:明代艺术创作观念的宏观透视
收藏 引用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报)》2017年 第4期 112-117页
作者:吴衍发安徽财经大学文艺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师古崇雅"和"师心尚俗"是明代艺术史上的两种艺术思潮,明代文人长期逡行于师古与师心、崇雅与尚俗这样两种艺术观念之间。明代早期,师古崇雅成为艺术创作观念的主流。明中后期以来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心思想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晚明社会转型对艺术观念的影响
收藏 引用
《鸡西大报(综合版)》2017年 第1期17卷 147-152页
作者:吴衍发安徽财经大学文艺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晚明社会转型对艺术观念产生重大影响。政治转型导致大一统政治体制和文化权威的式微,为艺术的恢复和发展释放更多空间;经济转型引发社会整体性变迁和根本性转变,促进了平民文化的繁荣和城市文化生态的形成;文化转型促成宽松的人文环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晚明艺术功用观念的价值取向
收藏 引用
《西安文理报(社会科版)》2017年 第3期20卷 1-6页
作者:吴衍发安徽财经大学文艺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晚明特定历史时期,情感解放与精神自由成为晚明文人共同的心理诉求,无论戏曲艺术还是书画等其他艺术形式,都有着相同的审美娱乐观念,都把艺术视为宣泄情感和自我娱适的方式,因而任情适性和自娱自适的观念就自然成为晚明艺术功用的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晚明音乐舞蹈和戏剧艺术的情感本性观念考论
收藏 引用
《中北大报(社会科版)》2017年 第3期33卷 109-114页
作者:吴衍发安徽财经大学文艺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狂放激情的浪漫主义艺术思潮,给晚明音乐舞蹈和戏剧的发展灌注了新的生气,带来了音乐舞蹈和戏剧艺术的空前繁荣,理论探讨十分活跃,成果显著。在晚明文人艺术家的艺术观念中,"情"被看作是音乐舞蹈和戏剧的艺术本性,表现出强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