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2016YFB02002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一种25 Gbps硅基MZ电光调制器驱动电极的设计
收藏 引用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8年 第8期35卷 6-10页
作者:纪鹏飞 何卫锋上海交通大学微纳电子学系上海200240 
为了满足高带宽、高密度的数据互联需求,本文基于IMEC的硅光子SOI工艺提出了一种紧凑型行波驱动电极的马赫-曾德(MZ)调制器结构.本文详细分析了设计高速行波电极需解决的问题,包括考虑阻抗匹配、微波损耗以及电光信号的速度匹配问题.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5Gbps多通道MZM驱动器设计
收藏 引用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9年 第8期36卷 1-5页
作者:宗诚 纪鹏飞 何卫锋上海交通大学微纳电子系 
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高密度集成的多通道Mach-Zehnder调制器的驱动器电路结构,单通道驱动器包含信号均衡器、时钟树模块、时钟延时控制模块和输出摆幅控制模块等电路,支持各通道25GHz高速差分时钟延时与驱动器输出摆幅的独立可调,以及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事件驱动的MapReduce类流量产生方法与网络评测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学报》2018年 第10期41卷 2265-2281页
作者:邵恩 孙凝晖 郭嘉梁 元国军 王展 曹政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大规模网络结构设计是构建大规模分布式系统和E级高性能计算集群的核心技术之一,底层网络设计者需要结合顶层应用通信流量特征,进行网络结构选型与优化.不当的应用通信模型会引起网络结构设计与实际需求的背离,进而导致系统通信和整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自适应时序匹配的低延迟寄存器堆
收藏 引用
《高技术通讯》2018年 第2期28卷 91-99页
作者:元国军 沈华 邵恩 臧大伟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学院北京100049 
指出半导体工艺与晶体管特性参数的随机波动随着芯片特征尺寸不断减小越来越大,传统的基于预匹配的寄存器堆设计方法必须通过增大匹配裕量来保证读写操作的可靠性,为了克服制约寄存器堆性能提升的这一关键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片上网络与系统域网络的协同设计探索
收藏 引用
《高技术通讯》2018年 第2期28卷 111-120页
作者:刘小丽 郇志轩 曹政 孙凝晖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北京100190 
为进一步提升网络性能,在处理器内集成网络设备逐渐成为趋势,但随着片上处理器数目以及高维度系统域网络对片间互连端口数目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的集成集中式Router的结构(如IBM Blue Gene/Q)将面临可扩展性、片上流量均衡及片间接入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面向大规模计算集群的多轨分割网络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7年 第11期54卷 2534-2546页
作者:邵恩 元国军 郇志轩 曹政 孙凝晖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在千万亿次规模的系统中,互连网络设计面临新的挑战.高性能节点和大规模是构建千万亿次系统的主要技术趋势,不断提高的节点计算能力要求互连网络提供更高的性能,而不断增大的规模又对互连网络扩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随着系统规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连续数据网络通信实现方法和性能分析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学报》2020年 第6期43卷 1123-1138页
作者:马潇潇 陆钢 付斌章 安仲奇 朱泓睿 邵恩 王展 安学军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8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罗素实验室北京100080 
非连续数据通信是指发送端将位于不同地址的多块数据传输到接收端的多个非连续地址.这种通信模式在科学计算应用中十分常见,如求解计算、FFT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等应用均涉及矩阵的转置传输,多维矩阵的子矩阵传输,非结构化数据访问等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MLSE的超奈奎斯特光传输系统均衡器设计
收藏 引用
《信息技术》2018年 第8期42卷 4-7页
作者:余学儒 何卫锋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上海200240 
为了提升带宽利用率,克服低速电光调制器调制高速信号所引发的光纤链路中的色散、电学链路中的延时以及链路中的噪声影响,采用最大似然序列估计均衡器以及最小均方差自适应算法进行数字信号恢复。针对特定光电链路参数,依据最大似然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透镜阵列的制作及其在光场成像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半导体光电》2020年 第5期41卷 611-617,631页
作者:乌李瑛 瞿敏妮 付学成 田苗 刘民 李进喜 程秀兰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先进电子材料与器件平台上海200240 
文章综述了微透镜阵列制备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将这些制备方法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回顾了微透镜在光场成像应用中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该领域的研究重点是光场相机设计的新思路及提高分辨率的相应模型算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制备压电AlN薄膜
收藏 引用
《半导体技术》2021年 第9期46卷 725-732页
作者:乌李瑛 瞿敏妮 沈赟靓 田苗 马玲 王英 程秀兰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先进电子材料与器件平台上海200240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PEALD)技术在单晶硅衬底上成功制备了具有(002)晶面择优取向的氮化铝(AlN)晶态薄膜,为设计新型压电功能器件提供了思路。利用椭圆偏振光谱仪(SE)、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