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艺术文化传统在当代中国电影中的价值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
2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游”的延伸:中国电影的空间观念与镜游理论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24年 第4期 56-63页
作者:丁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 
同将“游”的概念应用于中国电影,提出流动的空间意识与构图秩序——镜游。以“游”为方法全面考察中国电影,不难发现,“游”与影像空间的观感、质感与美感紧密相连,能够折射出中国美感心态的民族底色。本文试图以“游”为心,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典小说叙事志趣的复兴:网络文与IP电影的“情”“志”表达
收藏 引用
《南京师范大报》2024年 第2期 45-53页
作者:王海洲 孟畅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北京100091 
来,消费文化盛行,以短视频、博客段子等为代表的碎片化、娱乐化的视觉狂欢文化逐渐代替传统的文字、图像艺术成为中国社会典型的后现代文化症候。网络文生成于这样的大环境之,其作品改编IP电影也随着行业的鼎沸成为一股流行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远”为方法:中国电影的美思维与意境形塑
收藏 引用
《北京电影报》2023年 第6期 23-31页
作者:王海洲 丁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 
“远”作为中国艺术的意境塑造之法,最终指向了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它与中国的形上观念环环相扣,与老庄、玄远等说一脉相承。尽管中国电影借鉴了大量的西方经验,但仍旧显现出远式的美思维——生成了整体化的远式体验。本文从为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影以载道”与“道”之重构——探寻电影理论“中国”的方法论思考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2022年 第6期 3-11页
作者:王海洲 林逸枫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 
中国传统文化电影研究的结合需探索一种方法论框架。传统文化不仅定义着中国电影的民族风格,也包含着对电影本体思考的潜能。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不能局限于美范畴的简单挪用,而是要对范畴背后的哲思想进行理解与转化。这样一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电影的“禅意”旨趣与美境界
收藏 引用
《东岳论丛》2023年 第6期44卷 70-74页
作者:王海洲 吕培铭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北京100088 
“禅”语境下自然物象的呈现方式与传统的“电影赋比兴”手法有很大区别,其联想与譬喻的成分大幅地减少;中国电影那些有违常理的“叙事变奏”往往与禅宗“反常合道”的思维方式不谋而合,这成为影像媒介建构禅意旨趣的重要手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电影对古典小说叙事结构技巧与创作观念的继承、借鉴与转化
收藏 引用
电影新作》2023年 第6期 62-69页
作者:周强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 
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结构非常丰富,既有注重因果关系、时间关系的线叙事结构,也有相对松散、独立成章的缀段式结构,还有楔子部分对全文情节发展、人物命运有一个整体概括的“预言式结构”。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电影的叙事结构有较为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空能纳万境”:中国电影的三重空灵境界
收藏 引用
电影2022年 第7期 70-76页
作者:丁明北京电影学院北京100088 
空灵,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崇高境界。这一境界作为中国艺术的重要美范畴与审美观念,自始至终影响着东方的审美认知,并潜移默化地滋养着中国艺术,同样这也成为中国电影创作者的理想追求。百中国电影创作出一个又一个空灵之境,表现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族身份与文化踪迹:百影史的万玛才旦
收藏 引用
电影新作》2023年 第4期 60-65页
作者:王海洲 严文军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 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 
藏族身份使万玛才旦以一种民族主位的优势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藏族电影创作。在其作品,他将目光聚焦到藏族生命个体的真实生活状态,以个体透视群族,以边地关照中国,在影像寓言审慎地思考现代化语境下的民族文化处境。形式上,万玛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作为一种情感影像:早期电影民族化的“情”之进路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23年 第14期 1-7页
作者:王海洲 马翱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 
电影源于对真实世界的拟真再现,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情”是电影艺术存在的根本,观众对影像的接受及审美是依“情”而生的。“情”是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的重要概念。中国之“情”有“实情”和“人情”之分,在历史演变,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连类比物 以为镜鉴——二十世纪三四十中国电影空间互动研究
收藏 引用
电影新作》2022年 第4期 26-35页
作者:王海洲 丁明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 
二十世纪三四十代的中国电影创作者初步探索民族话语,将传统艺术连类比物的手法运用到电影空间创作之。这一时期的作品频繁呈现出贫困与富裕、乡村与城市、战争与和平等对立空间的互动,形成中国电影的典型空间创作特征。作为镜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