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传统伊斯兰建筑遗产文化档案建设与本土化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知识、生活与在地:河湟古典建筑艺人口述史研究
收藏 引用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2年 第3期19卷 5-12页
作者:牛乐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河湟民族建筑既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物质文化形式,也是承载了多元文化基因的生活形式。在河湟地域社会中,匠工群体的社会功能不局限于物质生产,也是多元文化基因交流和传承的载体。多民族协作的文化生产生成了多元交融的知识背景,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化交融视野下山东回族民居门饰艺术调查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民族美术》2021年 第3期 16-18页
作者:王禹卓(文/图)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山东回族民居的门饰艺术独具特色,是回汉民族长期共同生活、文化交融形成的文化传统,其共同、差异与流变体现了山东各地回族群众地域的审美情趣和生活习俗。在艺术风格上,青州地区回族民居装饰古朴华贵,厚重大方,具有浓厚儒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化糅合视野下秦安南下关清真寺建筑艺术特色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民族美术》2021年 第3期 8-11页
作者:黄跃昊(文/图) 王长江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甘肃省秦安县南下关清真寺是秦州地区传统清真寺建筑的典型代表,也是明清时期秦州建筑营造技艺的典范,寺内将礼拜殿、后窑殿与邦克楼整合在同一座建筑中,礼拜大殿的斗拱、建筑彩画及砖雕装饰极富特色,彰显出中华传统文化、秦州地域文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华传统伊斯兰建筑与环境景观的文化特征——以青海循塔沙坡清真寺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民族美术》2021年 第3期 12-15页
作者:李金懋(文/图) 黄跃昊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青海省循县塔沙坡清真寺是西北河湟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清真古寺之一,其建筑形制、格局与环境和谐统一,蕴含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和环境观念。文章从建筑本体与景观环境的关系角出发,分析塔沙坡清真寺环境景观、建筑形制与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道路·文化·认同——河湟地区多民族服饰文化交流的空间分析
收藏 引用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3年 第3期20卷 163-169页
作者:高宏媛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兰州730030 
河湟地区,指位于黄河、湟水流域间之三角地带,今青海省东部,从古至今均是华夏版图上中西陆路交通的中心与枢纽,与周边地区皆有交通路线相连,其北达河西走廊、东接中原、西连西域、南下蜀藏,是古代东西方使者、商旅、僧侣往来的必经之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钢与匠心:保安腰刀传承人口述史
收藏 引用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23年 第1期 48-53页
作者:牛乐 王京鑫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钢是一种跨文明流动的质料,匠心则是人类共有的创造力和精神形式,二者的融汇既生成文化之器用,也生成文化基因最根本的形式。推而广之,这也是所有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的生命内涵。保安腰刀是“钢”与“匠心”的结合体,也是物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河州博古题材经字画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民族美术》2023年 第2期 12-17页
作者:王禹卓(文/图)凯里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中华传统社会中,博古图像作为民俗吉祥符号,蕴含着多元的文化意义。河州经字画是伊斯兰文化中国的物体,体现伊斯兰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语境下文化所指的在地。河州博古图经字画在河州文化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不仅是民间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化记忆视角下裕固族刺绣传承人口述史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民族美术》2023年 第1期 12-15页
作者:高宏媛(文/图)西北民族大学 内蒙古艺术学院 
“非遗”传承人在“非遗”文化活态传承过程中将传统技艺与当代文化语境相结合,参与集体智慧的分享和交流,加强相互之间的关系纽带,以创造的方式继承了传统工艺。本文运用文化记忆理论,将关注点放在“非遗”传承人的研究上,通过对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