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2021年度泉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精准指导、深学习、立足教学、多面提升”——福建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质量监测对策与思考
收藏 引用
《体育科技》2024年 第1期45卷 43-45页
作者:张向东 郑华泉州第一中学福建泉州362000 泉州市第六中学福建泉州362000 
2021福建省教育厅对福建省9个设区42所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学校的2520名高中二级学生进行了实地监测,监测内容包括身体形态、机能、体能、视力、健康生活方式等,结果显示:对照《福建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提出的体质健康水平达标率9...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走近纸织画 体验民间工艺——兼谈校本课程的开发
收藏 引用
《小学时代》2021年 第11期 53-54页
作者:颜秀花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三实验小学 
我校近来积极开展体验民间工艺课程项目,其中永春纸织画民间工艺在校内影响巨大,学生对于纸织画的艺术感受强烈,形成了亲切主动的参与热情,同时组织了相关社团开展纸织画的学习体验活动项目。纸织画进校园成为我校教学创新的一个典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永春纸织画囿于本体的突围——试论纸织画校本课程资源的发展
收藏 引用
《小学时代》2021年 第11期 71-72页
作者:苏惠萍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桃溪实验小学 
永春纸织画作为地区性传统艺术,具有深远的文化影响力。但是与其他民间艺术相同,永春纸织画同样面临传承形式和技艺特征发展方面的困局,与现代教育教学体系的结合,永春纸织画需要尝试进行教学方式、课程体系的转变,呈现新的传承面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感受永春纸织画的艺术魅力
收藏 引用
《小学时代》2021年 第11期 65-66页
作者:苏惠范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三实验小学 
非物质文化进校园是当前教育系统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大量优秀的民间艺术开始逐步走入校园环境中,与教学系统彼此之间相互结合,彼此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入扩充了教学内容,同时也带动了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升级,具有现实意义。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生态文明教育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课程设计与实践--以“泉州湾互花米草的防治与开发”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学生物教学》2023年 第13期 4-7页
作者:陈志方 吴华勋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362000 
要初中生物学教学是落实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与重要载体,以泉州湾河口湿地保护区互花米草入侵问题为依托,设计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课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真实情境问题,在科学探究的课程实践中建立生态文明观,践行美丽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减”政策下小学音乐学科优化作业设计探究
收藏 引用
《名师在线(中英文)》2023年 第31期 5-7页
作者:欧健群泉州台商投资区屿光小学 
“双减”政策对各学科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来也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在此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也应遵从教育政策,加强对音乐作业设计的关注,立足于学生需求,积极创新作业形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学综合实践课校本化的实践探索
收藏 引用
《学苑教育2023年 第10期 64-66页
作者:魏雪萍福建省泉州市西隅中心小学福建泉州362000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要围绕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将当前阶段的知识学习和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常识、技能作为实践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从而强化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新型教育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学习任务驱动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探究
收藏 引用
《中学历史教学》2023年 第6期 48-50页
作者:苏静 李林川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版 2020 修订)(下称"历史新课标")及配套的统编高中历史新教材实施的背景下,如何基于历史新课标制定学习任务,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及国家培养人才的目标有效实施等,已然成为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学语文古诗词五步骤教学的策略
收藏 引用
《中小学班主任》2022年 第10期 76-78页
作者:吴慧梅福建省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 
古诗词给人以艺术的熏陶,启迪思想,陶冶性情。学习古诗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基础和语言能力,并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提高。统编教材中大幅增加古诗文篇目,在此背景下,以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开端,结合教学实践,从立足文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打造劳动课堂,助力自我成长
收藏 引用
《福建教育2022年 第10期30卷 11-12页
作者:涂培坤德化县第五实验小学 
劳动,是学生自我成长的必要途径。重视劳动教育,不但需要基于全局的设计,还需要给予一定的时空。劳动教育,要让学生切实感到劳动既有益于身心发展,又具有影响人生的价值。劳动是一堂大课,不能止于课堂,应该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到课堂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