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音乐古谱研究”的阶段成果"
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流失于海外的中国唐宋时期代乐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24年 第4期 41-52页
作者:赵维平上海音乐学院 
从历史文献记载、佛教洞窟壁画、造像以及出土文物等都鲜明地反映出我国代有着丰富多姿的音乐舞蹈。但是遗憾的是,在今天的音乐活动中我们听不到她的历史音响。究其原因诸多,但是代乐的缺失无疑是其“积重难返”的主要缘由。我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白石研究之内容、理念及解译问题探论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24年 第4期 53-61页
作者:赵玉卿宁波大学音乐学院 
《白石道人歌曲》留存减字、律吕字和俗字三种,是重要的宋元文献,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术价值。从清代“白石”重新被发现至今,不少者对此关注并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产生了多个不同的译本。但综观“白石”的研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与重构:论《风雅十二诗》的历史意义——兼及朱熹的雅乐理论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24年 第4期 62-70页
作者:吕畅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载于《仪礼经传通解》中的《风雅十二诗》,在创作时间、乐性质等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议。仅仅局限于《风雅十二诗》本身所提供的信息,无法正确评判乐的历史价值。《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晦庵先生朱文公续集》《朱子语类》《律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徽分记法出现代考源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24年 第4期 71-79页
作者:刘阳上海外国语大学 
徽分记法是琴减字发展史上的一次革新。在徽分记法出现之前,琴以徽间音表达音高,而徽分记法则把音高精确到两徽之间的十分之一。从时间上来看,徽分记法的发明应在晚明以后,前人研究中多以《大还阁琴》(1673)作为徽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日本笙研究——以“丰原家传本”为中心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24年 第4期 80-87页
作者:王金旋宁波大学音乐学院 
研究搜集到丰原家传本,从本题解、丰原家与笙之关系、乐内容和笙法入手进行了梳理和观照,提炼出丰原利秋撰《吕律卷》、丰原龙秋撰《凤笙律吕合卷》以及丰原英秋撰《瑞凤集》,在不同视角所具有的史料价值,尤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