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为减少人猪接触,降低猪只染病概率,提高养殖效益,研发一款基于PLC的履带式遥控饲料运输车来解决生猪干料饲喂中的饲料运送问题,提高饲喂效率。该运输车以PLC为控制核心,利用遥控进行远程操作。车身采用履带式底盘保证运输的稳定性,运输车前后配备光电传感器用作障碍物检测,运输箱底部配备压力传感器和液压缸,在检测运输箱重量后利用液压杆进行饲料倾倒。通过实际试验测试:该遥控饲料运输车平坦道路下最大行驶速度1.05 m/s,最大转向角30°,保障运输的稳定性;光电检测障碍物可实现车在距离障碍物50 cm、20 cm时的减速和自动停车,满足设计要求。
摘要:为实现煤矿井下物料标准化装载、智能化配送、自动化转运和无人化运输的连续型辅助运输工艺,解决当前煤矿无轨辅助运输存在的系统能耗高、尾气污染严重、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落后,难以满足标准化、智能化的现代物流要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矿井轮式物料运输机器人的设计方案,其具备清洁动力、环境感知、定位导航和自动驾驶等功能,可作为煤矿智能辅助运输系统的运载平台。该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将运输机器人的行走、装载等基本功能划分为独立的单元模块,根据不同需求进行组合,完成多种作业任务,达到减少车型种类,增加部件通用性的目的,为实现矿井物料运输的标准化和无人化提供装备基础。①针对煤矿巷道的特殊工况和物料运输需求,提出了该型机器人的技术指标和总体架构,明确了各系统的层级关系和单元组成。②介绍了作为机器人主要功能载体的行走底盘的结构形式和技术特点,进行了动力系统的匹配设计,并通过建立底盘运动学模型和相应的微分方程,提出了预测机器人行驶状态的描述参数和控制变量。③介绍了机器人环境感知、无线通讯和自主定位等系统的设计方案:环境感知系统综合采用RGB-d深度相机和平面激光雷达等多种传感设备,实现机器人在巷道运行时的实时数据采集;无线通讯系统通过在巷道内部署低延迟的WiFi+LoRa+UWB防爆基站,实现机器人运行范围内无线通信网络的全覆盖;自主定位系统综合利用了无线通信定位功能和环境感知定位技术,以实现机器人运行时的精确定位与导航。
摘要:针对空间机械臂辅助深层采样任务中的建模与控制问题,基于刚体李群SO(3)方法对机械臂进行建模。通过梯形规划对机械臂进行轨迹规划,采用阻抗控制方法控制机械臂运动。推导了李群SO(3)模型下机械臂关节空间与末端笛卡尔空间之间的雅可比矩阵,并且得到了两个空间的相互转换关系。采用锥互补方法计算采样机械臂与复杂接触面的碰撞力,并基于非光滑算法求解锥互补条件与系统动力学方程。通过对比位置控制与阻抗控制,证明了阻抗控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更加柔顺地控制机械臂与接触面进行接触。通过对控制参数进行调整,探究了不同控制参数对机械臂控制的影响,优化得到了合适的控制参数,从而能控制机械臂辅助完成深层采样的任务。
摘要:《传承中国》是由北京电视台、北京小家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打造,北京卫视推出的大型京剧文化传承节目,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较之前的同类型节目有极大的突破。本文从当代电视综艺节目对戏曲艺术的文化取向出发,探讨《传承中国》在传统艺术的文化取向上的成功经验。
摘要:针对现有沉浸式飞行模拟器进一步小型化和低成本化的需求,设计了一款应用于中小型飞行模拟器的球带幕投影镜头。论文确定了投影方案中各部件(球带幕、投影机、投影物镜)的关键参数,设计的球带幕投影镜头具有172°的视场角和6∶1的反远比,将一台装有该镜头的投影机置于银幕上沿就可以将画面投满整个球带幕。文中给出了大视场、大反远比光学系统的构造方法,对大视场非相似成像系统中的畸变、场曲和相对照度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给出了改善照度均匀性的有效途径。该镜头以8片透镜的低成本结构满足了4 k分辨率的高质量投影需求,在奈奎斯特频率185 lp/mm处全部视场的MTF值均达到了0.4以上,且具有良好的工艺性。
摘要:分析服装压力影响因素,归纳总结服装压力分布测试和理论预测模型的研究方法,包括传统的仪器测试法和理论计算法,并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缺点。阐述分别基于拉普拉斯方程、迭代法、有限元分析等服装压力理论预测的研究方法以及假人模型和三维虚拟预测模型等服装压力模型预测方法。指出未来服装压力分布和预测模型的研究重点是服装与人体间动态接触压力模型的构建、综合考虑服装性能和人体机能、三维人体模型的改进和完善等。
摘要:知识表示是人工智能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设计知识的建模是一项重要而困难的任务。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表达设计过程知识的模型---基于设计模式的设计模型(dMOM),同时提出了用于表达设计对象知识的三种模型:功能模型、参数化模型、实例模型。dMOM把设计信息分为三类,分别描述产品的功能特征、技术性能、产品类型,通过把各类信息映射到相应的设计对象模型构造了三种设计模式,借助模式的转换来综合处理各类设计信息。
摘要:以桦树皮加工工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桦树皮的加工工艺技艺、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家具设计的原则以及消费需求,思考桦树皮加工工艺在现代家具应用中的创新方法和思路。本研究不但有利于推动鄂伦春族文化的传播,而且拓宽了桦树皮加工工艺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形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提供新思路。
摘要:皖北地处中原,位于南北方的分界线上,在这片土地上形成了独特的剪纸艺术风格。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绽放着耀眼的光辉,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纳入教学计划,组织参观学习,激发青少年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高校艺术俱乐部”是作为传播非遗文化——皖北剪纸的最佳载体,趁“安徽省体育艺术俱乐部制教学”改革之机,将高校中不同专业、地域、民族、文化而共同喜爱“镂空艺术”的剪纸爱好者聚集在一起,通过“观、摩、思、创、评、展”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在教师示范、作品临摹、调研思考、传承创新、师生互评、作品展览中,提升青年对皖北剪纸的审美素养和传承创新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高校艺术俱乐部”改革策略。
摘要:为分析比较条带式和包裹式加筋土挡墙的地震动力响应特征,开展了两种加筋土挡墙模型的大型振动台试验。结合震害调查的结果,发现砌块式加筋土挡墙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模式主要表现为局部砌块的松动变形,很少会出现整体垮塌的情况。相比条带式加筋土挡墙,包裹式加筋土挡墙在地震作用下产生的变形量要小。在相同地震量级作用下,包裹式加筋土挡墙相应部位的水平加速度放大系数要小于条带式加筋土挡墙,但峰值动土压力却要比条带式加筋土挡墙大,这是因为包裹式加筋土挡墙面板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量小,对土体的约束能力强所致。因此,在抗震设防区,特别是是高地震烈度区进行加筋土挡墙的选型时,包裹式加筋土挡墙应作为一种优选结构。分析认为加筋土挡墙的抗震设计除了要进行整体稳定性的验算外,还应注重墙体变形量的控制,加筋土挡墙在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变形量应小于允许的变形量。为维持线路的正常使用,加筋土挡墙的变形指数应控制在4%以内。若验算得到的变形量超出允许值,可采取增大墙后填土的压实度和增加拉筋长度,以及加厚墙体和降低墙体坡率等措施。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