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DFG "
485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不同类型螺栓复合拉弯时的疲劳强度研究
收藏 引用
《工程设计学报》1996年 第2期3卷 1-5页
作者:M.Kampf W.Beitz 同亚红 赵邦戟 
本文研究受弯螺栓疲劳强度与螺栓几何形状、螺纹制造工艺、预紧力及配对螺纹之间的关系并取得新的结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高效的实时交通信号灯控制算法
收藏 引用
《系统仿真学报》2015年 第6期27卷 1348-1356页
作者:杨忠程 叶晨 杨振宇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1804 同济大学嵌入式系统与服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804 
针对交通信号灯实时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以最小化车辆等待时间为目标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一种能求解该模型最优解的启发式搜索第法。仿真结果显示启发式搜索算法存在求解时间长,求解效率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在原算法基础上加入了多阶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螺栓联接计算中的载荷系数
收藏 引用
《工程设计学报》1995年 第2期2卷 13-19页
作者:葛中民 
为了根据经典的弹簧模型进行螺栓联接的最优计算,还需要精确地知道载荷系数n。作者在数值和实验的研究中,借助于光学的变形分析,查明了主要参数对螺栓联接的传力特性的影响,并用一个模型说明之。该模型以观察联接的夹紧区域为依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ProCAST的熔胶座移动板浇注系统模拟优化
收藏 引用
《热加工工艺》2016年 第3期45卷 74-76,79页
作者:董文正 邓志儒 林启权 高宗为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基于ProCAST仿真平台对QT500-7熔胶座移动板进行了充型与凝固模拟及浇注系统的优化设计。鉴于铸件在充型过程中的氧化夹渣与冒口对铸件质量影响很大,因此对铸造过程中的流动场和温度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流道可以保证低的氧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反馈作用的用户习惯培养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包装工程》2015年 第24期36卷 79-82页
作者:李雪媛 季铁 王巍湖南大学长沙410082 
目的在当前产品设计同质化日趋明显的市场中,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设计激励用户,培养用户对产品的使用习惯。方法从服务设计学科要素出发,考虑到培养用户习惯对于产品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结合行为心理学和激励理论的观点,提出"反馈&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OFDM窃听信道中定时鲁棒性人造噪声设计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 第7期53卷 1005-1010页
作者:秦浩浩 陈翔 周春晖 钟晓峰 赵明 王京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北京100084 
窃听信道模型中存在发送者,合法接收者和窃听者。在发送端中人为地加入噪声(即人造噪声)能够提高信道的安全速率。但现有人造噪声均是在假定系统定时准确条件下设计的。而在实际的多径信道中,如果合法接收者的接收机有定时偏差,有用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一体化决策支持系统框架设计
收藏 引用
《城市规划》1997年 第4期21卷 21-23,26页
作者:王炜 W.Brilon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作者通过对引起中国大中城市交通全面紧张的原因分析,认为对中国城市交通系统进行“合理规划、优化建设、超前预警、科学管理”是解决中国城市交通问题的最有效办法,进而分析了在中国大中城市建立“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一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隔空手势交互的设计要素与原则
收藏 引用
《包装工程》2015年 第8期36卷 10-13页
作者:孙效华 周博 李彤同济大学上海200092 
目的阐述隔空手势交互的特点、构成要素、构建过程及设计原则。方法从隔空手势交互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出发,分析不同类型的手势交互的构建要素和过程,并针对手势交互的特点提出设计原则。结论隔空手势交互的设计需从其本身特征、应用场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面向正向概念设计的车身T型接头快速优化
收藏 引用
《中国机械工程》2015年 第2期26卷 272-277页
作者:宋凯 王超 成艾国 段利斌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82 
在车身概念设计阶段,提出了面向正向概念设计的T型接头的快速优化方法。该方法不依赖CAD模型,直接利用接头截面信息,快速建立由隐式参数驱动T型接头更新的全参数化模型,并建立了自动的T型接头多目标优化流程。以某车型B柱下接头为例,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物Reichardt运动检测器和感受域模板的 FPGA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9年 第12期14卷 2489-2496页
作者:Kolja Kuehnlenz 吴海燕 Martin Buss Alexander Borst 张天光慕尼黑工业大学自动控制研究所慕尼黑德国80290 马克斯-普朗克神经生物学研究所Martinsried德国82152 
为了在图像处理中快速地实现运动检测和相机自身运动方式估算,引入了基于生物视觉机制的Reichardt运动检测器模型(EMD)和感受域模板。分析了Reichardt运动检测器模型的基本特性及其缺陷。为了克服模型上的主要缺陷,在应用中选择了一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