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Γ校正"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OLED/LCD器件中的γ校正
收藏 引用
《发光学报》2004年 第2期25卷 207-211页
作者:杨虹 彭俊彪 曹镛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阐述了OLED/LCD器件中γ校正的基本原理,通过考虑人眼视觉非线性和液晶电光非线性,得到了CRT相对于OLED/LCD的灰度级亮度特性曲线。以所设计的26.4cm VGA(行反转)的TFT-LCD为例,采用源驱动器μPD16641芯片,通过γ校正电路和输入数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印刷型FED显示器图像校正模块的设计
收藏 引用
《电视技术》2009年 第8期33卷 30-32页
作者:林志贤 郭太良 张丽凡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为了改善彩色场致发射显示器的显示质量,分析了印刷型FED显示器中存在的色彩偏移、灰度损失和灰度畸变等问题。通过实验测试和理论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色彩调整与灰度的非线性校正解决方案。将图像校正模块应用到彩色FED驱动电路中,使彩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TFT LCD中γ校正的系统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电子测量技术》2012年 第2期35卷 28-32页
作者:罗甜 朱维安 陈莉汕头大学理学院物理系汕头515063 
以分辨率240RGB×320的小尺寸彩屏TFT LCD为研究对象,针对驱动系统传送的视频数据不能正确反映亮度在大脑中形成的感觉问题,进行γ校正电路设计。借助ORCAD PSPICE仿真软件,并采用TSMC 0.25μmMixed-Signal Salicide工艺完成电路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全彩色图像显示γ校正技术
收藏 引用
《黑龙江电子技术》1998年 第5期 8-9页
作者:黄征辉 李庆红 黄征明哈尔滨市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黑龙江省电力设计院 哈尔滨市激光研究所 
在大型电子图像显未屏,由于发光器件的不同,特性各异。因此,使用相同的视频信号就需要相对应发光器进行γ曲线校正,才能使图像正确显示,不失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考虑探测器γ特性的光电偏振成像系统偏振信息重构方法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2016年 第9期65卷 61-69页
作者:刘敬 金伟其 王霞 鲁啸天 温仁杰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光电成像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由于探测器响应的γ特性,造成光电偏振成像中直接利用图像灰度重构的偏振信息与真实目标场景偏振信息的严重偏离,基于重构偏振信息的后续定量化处理将完全失去意义.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探测器γ特性的光电偏振成像系统偏振信息重构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具有场帧检测的自适应帧频提升算法及VLSI实现
收藏 引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 第2期36卷 143-146页
作者:吴勇 郑南宁 张光烈 王少瑞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西安710049 
提出一种隔行到逐行自适应帧频提升算法和该算法的芯片设计方法 .该芯片采用了具有场帧检测的隔行到逐行自适应帧频提升算法 ,实现了可调的隔行到逐行帧频提升 ,而且该芯片综合应用了黑 /白电平扩展、图像边缘保持的二维滤波、彩色瞬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TFT-LCD驱动芯片的二级驱动电路(英文)
收藏 引用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2007年 第3期28卷 385-392页
作者:高武 魏廷存 高德远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微电子中心西安710072 
针对单芯片集成的TFT-LCD驱动芯片的特性,提出了在γ校正电路中加入两级驱动Buffer的驱动电路结构,以及提高其驱动能力的有效措施.对于具有13个驱动buffer的二级驱动电路,当由一个灰度电压驱动全部396个像素单元时,驱动电压的最大安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脉冲分散算法的48 bit LED全彩屏逻辑设计
收藏 引用
《电视技术》2009年 第2期33卷 26-28页
作者:龙在云 武斌 忻龙彪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24 
为改善图像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分散算法的高动态刷新率三色48bit辉级深度的扫描控制方法,并介绍了基于此方法的LED辉级控制的逻辑设计,使LED屏具有高动态刷新率和深度的γ校正,从而显著提高显示质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FPGA的LED显示屏VGA同步图像采集设计
收藏 引用
《电子工程师》2004年 第10期30卷 44-45页
作者:朱如龙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南京市210013 
介绍了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PGA)为核心芯片的发光二极管 (LED)视频图形阵列(VGA)同步图形采集系统的设计。该系统采用数字视频转换芯片 ,将输出的显卡上的红、绿、蓝信号及各种同步控制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并由FPGA作为控制器将这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线性负载有功功率检测原理
收藏 引用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 第4期22卷 27-31页
作者:谢东藩 陈惠桐 申龙敬金陵科技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01 
从电功率的定义出发,导出了专用功率检测单元的设计原理并采用新颖的电子器件,实现了功率和电压的P-U变换,方法简单有效,成本较低,对非线性负载同样适用,且可以和自动控制系统对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