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乌台诗案”"
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试论苏轼的艺术追求与人格境界的统一
收藏 引用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 第2期 58-61页
作者:杨胜宽 
试论苏轼的艺术追求与人格境界的统一杨胜宽尽管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士中千载难遇的才人,他自己从小便树立了非凡的政治理想,但客观地对苏轼一生的作为审察一番,便不难发现,他不能算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他的性格、情绪,胸无城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苏轼《寒食帖》与黄州地理空间所孕育的美学意涵
收藏 引用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 第2期38卷 50-57页
作者:李秀华台湾东华大学中文系 
黄州时期是苏轼在""受挫后的重要生命历程,苏轼于黄州书写的《寒食帖》联结了他的人格理想与对内在精神超越的追寻。此书帖在创作上,于技道相参、主客交融的灵性交感时,其作品所蕴含的意境,可让我们洞悉创作主体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苏轼,中国茶艺术之魂
收藏 引用
《普洱》2015年 第9期 76-81页
作者:雷杰龙 
前一篇文章(《宋代茶法与第一“理科男”沈括》《普洱》杂志2015年第5期)说到沈括到杭州督察水利,抄了杭州通判苏东坡的100多篇词,弄回京城,打了小报告,和李定、舒宜、何正臣、李宜等所谓的“新法”人士,一起弄出个宋代第一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天真烂漫是吾师——苏东坡的悲剧精神
收藏 引用
《黄梅戏艺术》1996年 第1期 63-64页
作者:程武 
“老夫聊发少年狂”这句揽括了人生的少年、青年、老年三个阶段。三十多岁的苏东坡何以如此之“狂”,在王安石变法新派的排挤和“乌台诗案”等政治件的洗礼下,他似乎觉得自己进入了垂暮之年,然而政治压力不可能使他的心境变得苍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主流作家”柳永的两面性
收藏 引用
《各界》2010年 第6期 66-68页
作者:常河 
一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个拐点。比如苏轼在“乌台诗案”后成为宋代官僚体制砧板上的鱼肉,从内地到岭南,颠簸流离成为他生活的主调,甚至搭上了一个儿子的性命。不过,也恰恰正是这个拐点,成全了苏轼文学艺术上的最高成就。而柳永的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苏轼《定风波》旷达词境之成因略谈
收藏 引用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年 第8期 8-9页
作者:王晓文甘肃庆阳职业技术学院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八月,苏轼在湖州任上,因“乌台诗案”入狱;元丰三年二月,谪居黄州;黄州之第三年春上“三月七日”,“因往相田”,道中遇雨,触景生情,寄情于景,创作了贬谪黄州又一名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呈现了旷达(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制成时间探究——从赤壁赋图像入手
收藏 引用
《中华书画家》2017年 第8期 4-56,F0002,1页
作者:赵雅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十六、十月十五的两个明月夜,因“乌台诗案”遭贬至黄州的的苏轼与友人泛舟江渚之上,写下了富有哲思、脍炙人口的《赤壁赋》《后赤壁赋》。同时,也为后世以苏轼“前后赤壁赋”为内容创作的绘画、书法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解读苏轼《寒食帖》
收藏 引用
《华人时刊》2002年 第10期 48-49页
作者:姜茜 
历史的车轮走到11世纪,在中国的天顶上出现了一颗耀眼的彗星,姑且不沦他在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单就文学艺术而言,他给宋代历史带来的影响是任何人都无法企及的。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读苏轼《舍铜龟子文》墨迹
收藏 引用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 第4期15卷 65-66页
作者:吴民先 
今夏在北方友人处有幸读到苏轼《舍铜龟子文》墨迹(附图)。此为行书册页,约31cm×25cm,麻纸,用硬毫书写,十一行127字,除个别字外皆清晰可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主流”文豪苏轼:数次被贬,半生流离
收藏 引用
《艺术品鉴》2018年 第12期 79-81页
作者:关月不详 
除去反对“王安石变法”自请外放,苏轼一生一共经历过三次贬谪:卷入“乌台诗案”,“谤讪朝廷”被贬黄州;与司马光旧党政见不合,贬杭州;新党执政,贬惠州、儋州。失落的官场生涯和政治遭遇,以及让他差点遭斩的“乌台诗案”,一路见证了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