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多余人”"
2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屠格涅夫“多余人”形象的塑造艺术及其魅力
收藏 引用
《俄罗斯文艺》1995年 第6期 57-58页
作者:武晓霞 
屠格涅夫“多余人”形象的塑造艺术及其魅力武晓霞自从踏上文坛,屠格涅夫就被“多余人”这个主题所吸引,在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从不间断地描绘着“多余人”形象。从1843年创作的长诗《巴拉莎》起,到1871年发表的中篇《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余人”形象浅析
收藏 引用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6年  50-51页
作者:杨木清云梦县电大 
“多余人”是出现于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一系列艺术形象的总称。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里奥涅金是其中的第一个。其后有莱蒙托夫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里的彼巧林,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个“多余人”的典型——谈贾宝玉性格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
收藏 引用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 第1期9卷 28-30页
作者:魏永贵乌盟师专中文系 
文学是人学,它的生命在于艺术形象,以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所以,在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中刻画几个典型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的.《红楼梦》在这方面确实难能可贵,不但刻画了三、四百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形象,而且精心塑造了一个具有高度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儒林外史》中的“多余人”与“小人物”——以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为参照
收藏 引用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6期33卷 120-122页
作者:姜胜 吴超平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以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为参照,发现杜少卿、王玉辉不仅与"多余人"、"小人物"有许多互通之处,且具有自身的民族性、时代性。吴敬梓同样具有人道主义情怀,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以批判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审视社会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笑”谈“多余人”——孔乙己艺术形象的建构与消解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2018年 第5期 75-76页
作者:温兴标 陈苏嫚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浙江温州325015 温州市第十二中学浙江温州325015 
孔乙己是鲁迅短篇小说中的经典悲剧人物,他真实地滋长于这块我们似曾相识的社会土壤中。作为一个不被收容的"多余人",终于在看客们的笑声中脱下了长衫,自然地走向死亡。笔者拟将看客的"笑"与孔乙己真实的"多余人"形象进行系统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贵族之家》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收藏 引用
《国外文学》1995年 第3期 95-101页
作者:魏玲 
《贵族之家》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魏玲屠格涅夫创作的《罗亭》等六部长篇小说,曾被文学评论界称作十九世纪30-70年代俄国社会思想发展的“艺术编年史”。《贵族之家》是其中的第二部。这部小说在《现代人》1859年1月号上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当代英雄》的叙事视角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评论》1995年 第4期 81-87页
作者:任子峰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 
论《当代英雄》的叙事视角任子峰小说是文学家族的后起之秀。随着小说艺术的发展繁荣,小说理论和批评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世纪涌现了几部颇有影响的小说美学专著,如英国文学批评家卢伯克的《小说技巧》(1921)、英国小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东西合璧:一条希望之路——川端康成《雪国》艺术摭谈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 第3期18卷 68-72页
作者:范传新 
“眼前摆着传统主义和世界主义两条道路,明天的艺术究竟走哪条道路呢?恐怕这两条道路都要走, 或者走两者很好融合起来的道路吧。” 这是川端康成《乡土艺术问题概观》中的一段话。无庸置疑,关于一九六八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本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黑色幽默文学的艺术世界
收藏 引用
《国外文学》1998年 第3期 10-16页
作者:马小朝 
黑色幽默文学的艺术世界马小朝一、形而上的主题思想传统文学总是针对社会现实中的具体事件,确立其相应的主题,达到针砭时弊、干预现实的积极目的。黑色幽默文学则是诉诸于一种要朦胧、更笼统的时空场景,更飘忽、更不确定的历史活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学语文课堂中“多余人”的研究以及对策
收藏 引用
《教育界(教师培训)》2017年 第5期 28-30页
作者:侍建伟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教师发展中心 
“多余人”指那些在课堂教学中被教师忽视,自己也不主动参与学习的学生。针对这种特殊的群体,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剖析了“多余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改变“多余人”的对策:前提——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关键——进行强化口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