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一、“恶搞”文化兴起的技术及文化原因无疑,新媒体文化的发端首先得益于新技术的推动,但技术本身不会进行文化实践,使用技术的人在实践中参与意义的建构,产生新的、和时代精神相符的文化形态。其中,影像生产及传播实践出现的新景象,见证了这一社会文化的转型,尤其是主流.另类文化格局的重构。
摘要:他是百万难民中的一员,终日流离失所,食不裹腹,并且还得时刻提防枪林弹雨的侵袭。然而,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却完成了系列作品——《脆弱》,并一举风靡全球。不仅艺术机构纷纷收藏了他的作品,法国、英国、美国、丹麦、德国、波兰等国家更是竞相邀其展出,他就是叙利亚艺术家奥巴里。在难民区,如果没有什么人生追求或兴趣爱好,生活就会如同一潭死水,没有一点活力。"生下来,如何活下去"成了每个难民要面对的问题。
摘要:带有颠覆性和娱乐性的"恶搞"已然成为当前流行的文化时尚,并初步显示出其商业价值,而广告活动自然需要从这种新兴的媒介文化中汲取养分。而今,将"恶搞"引入广告活动已经具备了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但在其运用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一些问题。
摘要:面对中国电影产业化的激烈竞争,部分导演采取了"短、平、快"的创作策略,使"恶搞"得以成为一种电影类型。由于深受商业利益的驱使,此类电影不但日益背离中国电影关注民生问题的传统,难以真正表征当下中国社会现实与个体生存境遇,而且在振兴中国电影产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中也难有作为。
摘要:“恶搞”蒙娜丽莎已经不单是一种娱乐事件,更是一种具有症候性意义的美学与文化现象。从当代大学生对《蒙娜丽莎》及其异变形象的接受来看,其审美趣味已发生明了显的转变。这从某种意义上表明,当代美学观念呈现出诸多新的特征:从精英美学转向大众美学,从艺术美学转向生活美学,从静观美学转向参与美学。
摘要:想必大家还对不久前美图秀秀恶搞东北大花的事件记忆犹新!在掀起全民恶搞东北大花潮流后,美图公司最近又出手了。只不过这一次恶搞的对象变成了全球消费用追捧的卡通形良Hello Kitty。为宣传旗下最新Hello Kitty特别版美图M4手机,美图不仅将位于厦门总部的办公室装修成了Hello Kitty粉色系,而包括美图创始人吴欣鸿在内的一众公司男员工,更是亲自上阵出演搞笑病毒视频,彻底在自黑与恶搞之路越走越远了。
摘要:如果产品本身是网民认可的,一般就不会被太过分地贬低和中伤,仅仅当作一种娱乐手段而已;而如果产品不过硬,就可能真的成为网友“恶搞”的平台凡客体、神马体尚在大行其道,咆哮体、宝黛体又已横空出世。而这些“XX体”,不仅活跃在互联网上,电视、户外广告牌,也弥漫着越来越多的“体”,激发起观者的创作热情,掀起一轮又一轮的“造句大赛”。
摘要:“恶搞”:现代艺术的起源谈论《现代艺术150年》之前,我刚好读了一篇与之相关的文章。《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总监卫毅在《寻找桃花源》一书中,有如下叙写。广州美院副教授、艺术家苏坚为四位民工作画,用卖画的钱请民工们来京看奥运会。期间,苏坚和他们参观蔡国强艺术展,后者除了在电视上看过的“大脚印”,并不明白展厅里的那些东西是什么意思。
摘要:素材A:中国NBA漫画第一人李泉是看日本漫画长大的。他长大后来到北京,成为一名普通的平面设计师。工作闲暇,在看美国NBA实况转播时,他被场上你拼我夺的精彩表演所吸引,突然灵光一现:何不用漫画的形式“恶搞”一下这些生龙活虎的大球星呢?让球星成为自己笔下的漫画原型,然后画成一个个可爱的卡通形象,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